文章解析

tóng
zhū
gōng
yóu
yún
gōng
chán

朝代:唐作者:张谓浏览量:1
gòng
xún
shuí
néng
cháng
kōng
jìng
yún
xié
bàn
hóng
yán
xià
qiān
fēng
zhuǎn
chuāng
qián
wàn
kàn
huā
xún
jìng
yuǎn
tīng
niǎo
lín
xuān
wén
rén
jiāng
zhī
qiáo
shì
líng

译文

大家一同相约去寻访那佛寺,谁又会吝惜马儿行走的辛劳呢。辽阔的天空中,云雨已经消散,一片明净,西斜的太阳下,挂着半道绚丽的虹霓。站在寺院的屋檐下,千座峰峦环绕流转,倚着窗前望去,万千树木仿佛都低矮了下去。因为观赏花朵,沿着小径越走越远,听着鸟儿鸣叫,不知不觉深入树林甚至有些迷路。这里与外界的喧嚣嘈杂完全隔绝,人在此处仿佛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物我两忘。不知道那些樵夫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还要向往那武陵溪的景色呢。

逐句剖析

"共许寻鸡足":大家一同相约去寻访那佛寺,

# 鸡足:山名。

"谁能惜马蹄":谁又会吝惜马儿行走的辛劳呢。

"长空净云雨":辽阔的天空中,云雨已经消散,一片明净,

"斜日半虹霓":西斜的太阳下,挂着半道绚丽的虹霓。

"檐下千峰转":站在寺院的屋檐下,千座峰峦环绕流转,

"窗前万木低":倚着窗前望去,万千树木仿佛都低矮了下去。

"看花寻径远":因为观赏花朵,沿着小径越走越远,

"听鸟入林迷":听着鸟儿鸣叫,不知不觉深入树林甚至有些迷路。

"地与喧闻隔":这里与外界的喧嚣嘈杂完全隔绝,

# 闻:一作卑。

"人将物我齐":人在此处仿佛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不知樵客意":不知道那些樵夫心里是怎么想的,

"何事武陵溪":为什么还要向往那武陵溪的景色呢。

# 溪:一作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同诸公游云公禅寺》是唐代张谓创作的五言排律。此诗描绘了诗人与众人同游云公禅寺的经历与所见之景。开篇点明出游的兴致,接着描写雨后初晴的天空、寺院周边的峰峦树木、寻花听鸟的游览过程,展现出禅寺环境的清幽与美好。最后通过与武陵溪的对比,表达出此地隔绝喧嚣、令人物我两忘的独特感受。全诗以自然质朴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游览云公禅寺时的愉悦心境与对清幽山水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前期诗人

张谓(?~778?),唐代诗人。字正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天宝进士,曾入安西幕府。代宗时,历任潭州刺史、礼部侍郎,连续三年知贡举。爱好酒,生活简朴,喜欢湖山之地。其有诗名于天宝、大历间,兼擅古近体。元辛文房称其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代表作品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开篇两句表明诗人与众人一同相约寻访云公禅寺。“鸡足”代指佛寺,运用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谁能惜马蹄”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大家出游的兴致高昂,迫不及待想要到达目的地,即便路途遥远,也不在意马蹄的辛劳,生动地表现出众人对此次游览的期待与热情,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长空净云雨,斜日半虹霓”:此联描写了游览时的天气景象。经过云雨的洗礼,天空变得格外明净澄澈;夕阳西下,天空中还挂着半道绚丽的虹霓。“净”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后天空一尘不染的状态,“半虹霓”则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灵动性,色彩鲜明,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雨后傍晚图景,烘托出诗人游览时愉悦的心情。“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这两句从寺院的视角描写周边景色。站在寺院的屋檐下,可见周围千峰环绕,峰峦叠嶂,形态各异;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万木葱茏,树木仿佛都低矮了下去。“转”字写出了峰峦连绵不断、环绕寺院的动态感,“低”字则突出了树木之多、之密,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展现出寺院所处环境的壮阔与清幽,表达出诗人对这一美景的赞叹。“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迷”:进一步描写游览的过程。诗人和同伴们因为欣赏沿途的花朵,沿着小径越走越远;又被林中鸟儿悦耳的鸣叫吸引,不知不觉深入山林,甚至有些迷路。“寻径远”“入林迷”生动地展现出众人沉浸在美景中的状态,侧面烘托出云公禅寺周边景色的迷人,体现出游览的乐趣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地与喧闻隔,人将物我齐”:此联抒发诗人的感慨。云公禅寺所处之地与外界的喧嚣隔绝,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在这里,诗人感受到自己与周围的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隔”字强调了环境的幽静,“齐”字则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平和,揭示了此次游览带给诗人心灵上的宁静与升华。“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溪”:最后两句以疑问作结。诗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武陵溪,不禁疑惑,这里的景色如此优美,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不知那些樵夫为何还要向往武陵溪呢?言外之意是此地的清幽美景并不亚于武陵溪,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云公禅寺的高度赞美,进一步深化了诗歌对山水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陈德公曰:对起作小致,三、四最警。“千峰”上着“檐下”字,“万木”上着“窗前”字,便觉此境迥异,不类人间。“听鸟”句亦正引入胜地。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应物《闲居寄端及重阳》

下一篇:唐·岑参《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