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意气结群英":过去年少意气风发结识众多英才,
"几度朝回一字行":多次退朝后大家排成一列行走。
"海北江南零落尽":如今朋友们像海北江南般四处离散,大多已零落,
# 江:一作天。
"两人相见洛阳城":只剩下我们两人在洛阳城相见。
"自从云散各东西":自从像云朵飘散般各自分离东西,
"每日欢娱却惨凄":每天即便有欢乐的事内心却依然凄惨悲戚。
"离别苦多相见少":我们经历太多离别,相见机会稀少,
"一生心事在书题":一生心事尽付书信和题词。
# 书:一作诗。
"今朝无意诉离杯":今天本就没有心情倾诉离别之情,
"何况清弦急管催":更何况还有清越的琴弦、急促的管乐在催促离别。
"本欲醉中轻远别":原本想在醉酒中看淡这远行的离别,
"不知翻引酒悲来":却不知反而引发因酒而生的悲伤。
"骆驼桥上蘋风急":在骆驼桥上,苹草间的风刮得很急,
# 急:一作起。
"鹦鹉杯中箬下春":用鹦鹉杯盛着箬下春酒。
"水碧山青知好处":知道那里水碧山青是个好地方,
"开颜一笑问何人":可你开心欢笑时又能向谁分享呢。
"溪中士女出笆篱":溪边的女子们走出笆篱,
"溪上鸳鸯避画旗":溪上的鸳鸯躲避着画旗。
"何处人间似仙境":人间还有哪里能像这般如同仙境,
"春山携妓采茶时":在春天的山间带着歌妓采茶的时候。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直抒抒情:“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诗人直接表明今朝无心诉说离别之情,本想借酒减轻离别的痛苦,却反而引发悲伤,直接抒发了当下送别时的不舍与愁苦。反衬:乐景衬哀情,“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描绘出吴兴溪边士女出行、鸳鸯躲避画旗,以及春山之中携妓采茶如仙境般美好的场景。看似在描写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环境,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在这美好景色的映衬下,更突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对友人在新环境中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祝福又有担忧其孤独的意味。
2. 分段赏析
其一,开篇“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回忆往昔与韩七等群英意气风发,退朝时整齐同行的场景,运用了细节描写与对比手法,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沧桑形成鲜明反差,为后文感慨人事变迁做铺垫;“海北江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则直抒胸臆,道出众友散落各地,如今只剩二人在洛阳相逢,尽显世事无常与人生的寂寥。其二,“自从云散各东西,每日欢娱却惨凄”,以“云散各东西”的比喻,形象写出众人离散后的状态,且“欢娱却惨凄”巧用对比,表明即便日常有欢娱之事,内心却因分离而始终惨凄;“离别苦多相见少,一生心事在书题”,直接抒发离别苦多、相聚难得的感慨,同时点明一生心事寄托于书信往来,尽显对友人的牵挂。其三,“今朝无意诉离杯,何况清弦急管催”,先表明今日本无意诉说离情,可清弦急管的催促更添愁绪,运用了衬托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本欲醉中轻远别,不知翻引酒悲来”则写出本想借酒忘却离别之愁,却反而引出更多悲伤,细腻展现出内心复杂的离别情绪。其四,“骆驼桥上蘋风急,鹦鹉杯中箬下春”,通过描写骆驼桥上急风、鹦鹉杯中美酒,营造出一种寂寥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为后文抒情蓄势;“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向何人”,以反问强调吴兴山水虽美,可无人分享喜悦,突出离别的孤独与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其五,“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描绘出溪边士女出行、鸳鸯避旗的画面,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展现出热闹又和谐的场景;“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以想象描绘出春山携妓采茶宛如仙境的美好画面,侧面表达对友人前往吴兴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
上一篇:唐·岑参《西掖省即事》
下一篇:唐·孟郊《长安羁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