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g
chuān
èr
shí
shǒu
·
·
huá
gāng

朝代:唐作者:裴迪浏览量:2
luò
sōng
fēng
huán
jiā
cǎo
yún
guāng
qīn
shān
cuì
rén

译文

夕阳西下,松林之中风声阵阵,我踏上归家的路,发现草地上的露水已经晒干。夕阳余晖逐渐侵染我的足迹,翠绿的山色则轻拂过我的衣裳。

逐句剖析

"落日松风起":夕阳西下,松林之中风声阵阵,

# 松风:松林之风。,落日:一作日落。

"还家草露晞":我踏上归家的路,发现草地上的露水已经晒干。

# 晞:干,干燥。这里指青草上已没有湿露。

"云光侵履迹":夕阳余晖逐渐侵染我的足迹,

# 履迹:人的足迹。履,鞋。,侵:逐渐侵染,掩映。,云光:云雾和霞光,傍晚的夕阳余晖。

"山翠拂人衣":翠绿的山色则轻拂过我的衣裳。

# 山翠:苍翠的山气。山色青缥,谓之翠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是唐代诗人裴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与王维同咏《辋川集》的第二首诗。全诗以“还家”为叙事线索,通过落日、松风、草露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日山居晚归图。前两句“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以“落”与“起”两个动词的巧妙对应,既展现了夕阳西沉、晚风初起的动态画面,又通过“还家”与自然景物的交融,流露出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后两句“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则进一步以细腻笔触描绘秋山暮色:云霞余晖映照归途,青翠山色轻拂衣袂。诗人通过“侵”“拂”二字,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画面更显生动。整首诗语言简净,意境空灵,在疏淡的笔墨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充分体现了辋川诗派“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诗人以景写情,借自然景物传达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裴迪(716~?),唐代诗人。关中(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人。开元末曾入张九龄荆州幕府。早年与王维交往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天宝后入蜀,与杜甫诗酒唱和。其所作诗多为五绝,描写田园山水,有清幽淡雅之趣。代表作品有《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华子冈》。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裴迪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其生平与创作与王维有着密切关联。早年他曾与王维、崔兴宗等人在终南山结伴隐居,以诗唱和。后来王维在辋川营建别墅,裴迪便成为其座上宾。《旧唐书·王维传》记载:“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生动描绘了二人交游的场景。在此期间,二人以辋川二十处景点为题,各赋五言绝句二十首,合编为著名的《辋川集》。《华子冈》即为该诗集中的第二首作品,展现了裴迪清新淡远的诗风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诗,整首诗以还家为主线,通过诗人独具匠心的见闻感受,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灵动鲜活的山水画卷,其间声情并茂、动静相宜,令人沉浸其中。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山翠拂人衣”将视觉的“翠色”转化为触觉的“拂拭”,静态的山色获得了动态的生命力。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反衬出诗人内心对自然山水的亲切感受,使无情的自然景物也带上了眷恋人情。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通过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落日松风起”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落”字写出太阳缓缓西沉的过程,“起”字则表现了松林间晚风初动的瞬间。这两个动词相互呼应,勾勒出日落风起的动态画面。落日缓缓沉入西山,余晖将云霞染成橘红;松风乍起,掠过林梢时发出沙沙轻响,仿佛在演奏暮色的序曲。这般景象,让人仿佛亲眼看见夕阳依依不舍地隐入山后,亲耳听见晚风与松枝的絮絮低语。次句“还家草露晞”点明诗人正在归家途中。秋日的阳光和微风已经晒干了草叶上的露珠,诗人漫步其间,感受着草叶的柔软触感,松风的清凉拂面,步履间尽是闲适与惬意。这干爽的草径,恰似时光的印记,诉说着诗人整日徜徉山林的悠长时光。后两句继续描写归途所见。“云光侵履迹”中的“侵”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夕阳余晖渐渐笼罩山路的过程,又表现了光影随时间推移的变化。随着诗人的脚步,这些光斑时而在前引路,时而在后追随。松林的阴影渐渐拉长,将山径分割成明暗交错的缎带,每一步都踏在光与影的交界处。末句“山翠拂人衣”最为精妙。诗人不说山风吹动衣襟,而说“山翠”拂衣,将视觉感受转化为触觉体验。青翠的山色仿佛有了生命,轻轻抚摸着诗人的衣衫。这样的描写既生动形象,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感受,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结合,展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

4. 作品点评

这首五言绝句,以匠心独运之笔,选取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等自然意象,将它们巧妙地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声色俱佳、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在仅有的二十字中,诗人将自身独特的感受融入寻常的山间景致,使其笔墨虽疏淡,却意蕴深远。语言简洁凝练,韵味无穷,情趣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等语置之摩诘集中,殆不能复辨,岂独风气使然耶!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

# 刘云:第三句费力。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下一篇:唐·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