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无俗韵":古老的琴没有低俗的韵味,
"奏罢无人听":弹奏完了却没有人来聆听。
"寒松无妖花":寒冬的松树没有艳丽的花朵,
"枝下无人行":树枝下没有人行走。
"春风十二街":春风吹拂着长安的十二条大街,
"轩骑不暂停":车马奔驰不停歇。
"奔车看牡丹":驾着快车去观赏牡丹,
"走马听秦筝":骑着快马去聆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众人的眼睛喜欢艳丽的东西,
"松独守其贞":松树却独自坚守它的坚贞。
"众耳喜郑卫":众人的耳朵喜爱郑卫之地的俗乐,
"琴亦不改声":琴依旧不改变它的雅声。
"怀哉二夫子":可叹啊,两位先生,
"念此无自轻":想到这些不要轻视自己。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世俗之人“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追求浮华享乐的行为,与寒松“独守其贞”、古琴“不改声”所代表的友人坚守自我的品质进行对比,突出世俗与友人的差异,批判世俗风气,彰显友人品质的可贵。托物言志:借寒松和古琴来寄托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寒松的坚贞、古琴的高雅象征着友人不随波逐流、坚守高尚品质的志向,委婉地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
2. 分段赏析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以古琴和寒松为喻,描绘它们虽具高雅、坚贞的特质却无人欣赏、无人问津的状况,暗指友人邓鲂、张彻虽有高尚品质却在科举中落第,不被世俗认可,为诗歌定下同情友人境遇的基调。“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描写长安街头热闹景象,人们在春风中匆忙奔走,竞相观赏牡丹、聆听秦筝,展现世俗之人追求物质享受和世俗乐趣的浮躁风气,与前文所写的古琴、寒松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对友人品质的赞扬做铺垫。“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再次强调世俗之人喜爱艳丽之物、悦耳之音,而寒松和古琴依旧坚守自身特质,不随世俗改变,象征友人在世俗的洪流中坚持自我,不被世俗左右,突出友人高尚品质的难能可贵。“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诗人直接表达对友人的关怀与鼓励,希望友人不要因为一时的落第而轻视自己,肯定他们的品质如同寒松和古琴般高洁,鼓励他们继续坚守,深化诗歌主题。
上一篇:唐·曹松《岳阳晚泊》
下一篇:唐·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