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绿溶溶":渭水的水色碧绿,水波荡漾,
"华山青崇崇":华山巍峨高耸,山色青葱。
"山水一何丽":山水是多么的秀丽啊,
"君子在其中":而君子就处在这美丽的山水之间。
"才与世会合":他凭借卓越的才能与世间的需求相契合,
"物随诚感通":他的真诚能够让万物与之感应相通。
"德星降人福":如同德星降临,为百姓带来福气
"时雨助岁功":又似及时雨,助力农业丰收,成就一年的功绩。
"化行人无讼":推行教化,使百姓之间没有诉讼纠纷,
"囹圄千日空":监狱因此千日都空无一人。
"政顺气亦和":政令顺遂,社会风气也和谐融洽,
"黍稷三年丰":连续三年粮食丰收。
"客自帝城来":我这个客人从京城而来,
"驱马出关东":驱马向东走出了函谷关。
"爱此一郡人":我喜爱这一郡的百姓,
"如见太古风":在这里仿佛看到了远古时代淳朴的民风。
"方今天子心":当今皇帝的心中,
"忧人正忡忡":正为百姓忧心忡忡。
"安得天下守":怎样才能让天下的太守,
"尽得如袁公":都能像袁公这样呢?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为一段,描绘了渭水的绿波荡漾与华山的高耸青翠,借秀丽山水引出袁右丞身处此地,展现出诗人对当地山水及人物的赞美之情,运用了情景交融手法;“才与世会合……黍稷三年丰”为一段,通过叙述袁右丞的德政如让万物感应相通、德星降福、时雨助农、教化民众无讼事、监狱长久空虚、政令顺遂庄稼丰收等,展现其卓越政绩;最后四句为一段,诗人自述从帝城而来,感叹华州民风古朴,表达对袁右丞治理的称赞,以及希望天下太守都如袁右丞般优秀的愿望,情感真挚自然,深化主题。
上一篇:唐·徐铉《步虚词五首其一》
下一篇:唐·林杰《王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