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地僻经过少":我栖身的这地方过于偏僻,很少有人来,
# 经过:这里指来访的人。,幽栖:幽僻的住处,亦指隐居。
"老病人扶再拜难":我年老多病,需要搀扶难以多拜,请您担待。
# 再拜:古人礼节,见客须拜两次,表示尊重。,人扶:由人搀扶。
"岂有文章惊海内":我老朽之人哪有名动天下的文章,
# 惊海内:轰动天下。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文章:文辞。这里指诗作。
"漫劳车马驻江干":你远来看我,车马停在江边,让我感谢又感慨。
# 江干:江岸。,驻:停。,漫劳:枉自劳烦。
"竟日淹留佳客坐":尊贵的你屈尊停留这破草房整日,让我很不自在,
# 佳客:尊贵的客人。,淹留:久留。,竟日:终日。
"百年粗粝腐儒餐":只能用粗茶淡饭招待你,我这腐儒没钱没能耐。
#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杜甫自谓。,粗粝:粗米,这里指粗茶淡饭。,百年:犹终年,整年。
"不嫌野外无供给":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
# 无供给:犹言没有美酒佳肴来款待。,野外:指草堂,与城内官衙相对而言。,不:一作莫。
"乘兴还来看药栏":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药圃中的花药。
# 药栏:药圃。杜甫多病,在草堂辟有药圃,种植了不少草药。,乘兴:有兴致。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描写待客情境的诗。此诗通过叙述接待达官贵客来访的过程,体现了诗人杜甫朴实的情感和不亢不卑的态度。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僻静之地,生活简朴且年老体弱的状态,表达了他对来访者虽表尊敬却并不亲近的情感态度。全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士气质和峻洁人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虚名荣禄的淡泊以及对交友真诚相待的崇尚。杜甫以细腻的笔触和谦逊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既疏远又不失礼数的氛围,深刻地刻画了自己在接待不速之客时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宾主互动细节的描写,诗歌最终传达出诗人安于淡泊、不愿屈从权贵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宾主双方的态度,突出诗人自身的高士气质和峻洁人格。例如,“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一方面表达了对来客的谦逊回应,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之情;“百年粗粝腐儒餐”则在自谦的同时,透露出清高的生活态度。反衬:杜甫以自己年迈体弱、“老病人扶再拜难”的状态,反衬出来访者地位尊贵与礼数之重,同时暗示自己对于此类应酬的无奈与疏离感。这种反衬不仅强化了诗人不愿屈从权贵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象征:“药栏”一词不仅是实际存在的景物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邀请客人“乘兴还来看药栏”,既是对未来再次相见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当前简朴生活的自我肯定,间接表达了对来访者身份地位的一种微妙态度。
3. 分段赏析
首联“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偏远以及自身年老体弱的状态,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来宾拜访诚意的谢忱,同时也透露出主人拙于应酬、不胜其扰的心境。“再拜难”一句则巧妙地暗示了来客身份非同寻常,使得诗人不得不礼迎,但又因身体原因感到勉强,从而表现出一种疏远与傲骨并存的态度。颔联“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运用反问的形式,表面上是对来客热情赞誉的谦逊回应,实际上隐含着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之情。通过这种宾主对称的语言结构,既表现了对来访者的礼貌,又不失自己的尊严和自信,体现了杜甫独特的待客之道。颈联“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款待来客的情景。尽管诗人尽礼相待,但由于生活的简朴,“百年粗粝”之餐也成为了自我谦逊与清高态度的一种表达。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一生的清贫生活,更彰显了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和精神追求的高尚。尾联“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送别之意,并巧妙地将对方的注意力从虚名转移到自然美景上。“看药栏”的邀请,既是一种礼貌性的挽留,也暗含了对来客兴趣相投与否的试探,最终传达出诗人不愿屈从权贵、崇尚淡泊宁静生活的真挚情感。整个尾联在轻松幽默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轻视,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4. 作品点评
《宾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风格朴素,情感深邃,通过细腻描绘接待来访贵客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朴实无华的感情以及不亢不卑的态度,深刻体现了其高士气质与峻洁人格。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幽栖地僻经过少”的生活环境描写到“老病人扶再拜难”的身体状况自述,再到“岂有文章惊海内”的谦逊自嘲,最后以“乘兴还来看药栏”的委婉送别结束,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情的看法。
# 五十六言,大抵多引韵起,若以侧句入,尤峻健。如老杜“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是也。
宋洪迈《容斋随笔》
# 少陵有言:“畏人嫌我真”,读此可想。惫语,尽傲尽狂。
明钟惺《唐诗归》
# 《诗纪》编客至二诗,体势相似,意味各别,公诗所以妙。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上四宾至,下四留宾。直叙情事而不及于景,此七律独创之体,不拘唐人成格矣。此诗五、六失粘。引朱瀚:一主一宾,对仗成篇,而错综照应,极结构之法。起语郑重,次联谦谨,腹联真率,结语殷勤。如聆其謦咳,如见其仪型。较之香山诸作,真觉高曾规矩,肃肃雍雍也。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有客》篇法、意思、笔力无不备,七律当以此为正格,《诸将》《秋兴》乃一支一派。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 自谦实自任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一宾,二主;三主,四宾;五宾,六主;七主,八宾:续麻而下,结体绝奇。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此诗养局最宽,立格最严,下字最虚,诠题最确,细心体认,于诗学思过半矣。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
# 对起老致又别。杜诗七律间有失严者,尚沿初唐体。此诗词人声价,高士性情,种种俱见。
清杨伦《杜诗镜铨》
# 叙事耳,而语意透彻朗俊,温醉得体。情韵缠绵,律度井然。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 僻居老病,不意人来。客以文章之契,跋涉江干,意亦诚矣。公先为谦己之语,而复尽款洽之情。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
# 此诗,词人身价,高士性情,种种具见。
清顾宸《杜诗详注》
上一篇:唐·戎昱《下第留辞顾侍郎》
下一篇:唐·卢纶《华清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