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liú
shì
láng

朝代:唐作者:戎昱浏览量:1
tóng
tóng
huā
zhào
chén
wáng
mén
hóu
jìn
zhū
lún
chéng
nán
jiù
yǒu
shān
cūn
xiàng
yún
xiá
zhǔ
rén

译文

美丽的街道上,红花盛开如彤彤火焰,映照着路上的尘土,王侯贵族的府邸前,尽是红色车轮的车马。城南原本有通往山村的小路,我想要朝着云霞深处,去寻找那位隐居的主人。

逐句剖析

"绮陌彤彤花照尘":美丽的街道上,红花盛开如彤彤火焰,映照着路上的尘土,

"王门侯邸尽朱轮":王侯贵族的府邸前,尽是红色车轮的车马。

"城南旧有山村路":城南原本有通往山村的小路,

"欲向云霞觅主人":我想要朝着云霞深处,去寻找那位隐居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下第留辞顾侍郎》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七言绝句,前两句以“绮陌”“彤彤花”描绘都市的绚烂,借“王门侯邸”“朱轮”凸显权贵的奢华,浓艳意象中暗含对浮华喧嚣的疏离;后两句转写城南山村路,“旧有”二字藏着对往昔宁静的追忆,“向云霞觅主人”则寄寓对隐逸之境的向往,与前句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含蓄流露对超脱世俗的倾心。作品巧妙融合反问修辞与典故化用,生动呈现出中唐寒门士子在追逐仕途过程中的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戎昱(?~799?),唐代诗人。荆南(今湖北荆州)人。曾入多幕,历多州刺史。其诗多吟咏客中山水景色,也有忧念时事、感伤身世之作。表现伤乱的作品,多诗风沉郁,有慷慨之音,后人认为这类作品与杜甫相接。其赠人与写景之作,则气象局促,造句拙累。严羽称其诗“有绝似晚唐者”。代表作品有《苦辛行》《苦哉行五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戎昱少年时首次科举落第,此诗便创作于这一时期。据其生平记载,他早年考进士失败后,曾漫游长安、洛阳及齐赵等地的名山,这一经历与诗中“城南旧有山村路”的表述形成了互文关系。到了大历二年(767年),他出任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从事,这段仕宦生涯为他后期的诗歌创作积攒了现实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感怀诗。描绘了繁华街巷中红花映尘、王侯宅邸朱轮满道的热闹景象,也提及城南曾有的山村小径,表达了诗人在目睹尘世喧嚣后,渴望寻访云霞深处山村主人、追寻清幽避世之境的心境,既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貌,又暗含对世俗繁华的疏离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反问:“欲向云霞觅主人”以看似平淡的表述暗含反问意味,不直接言明投谒之愿,通过语意留白,既表依附之意,又不失士人风骨,让情感表达更含蓄。双关:“欲向云霞觅主人”中的“云霞”一词双关,既指自然界云霞缭绕的山村景致,又隐喻顾侍郎清逸脱俗的风采,将对自然之景的向往与对人的敬仰融合,丰富了诗句内涵。对比:“绮陌彤彤花照尘”“城南旧有山村路”两句中“绮陌彤彤”写京城繁华,“山村路”述乡野清幽,一闹一静的空间对比之下,诗人仕途追求与山林归隐的思想纠结尽显。用典:“欲向云霞觅主人”巧用“云霞伴隐”典故:“云霞”是古典诗词中经典隐逸意象,源自文人对“隐者伴云霞而居”的想象,如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谢灵运“云霞成伴侣”,均以其象征归隐之地与超脱环境,暗含远离仕途、寄情自然之意。诗人以“云霞”代指山林隐逸之境,“觅主人”融入“寻访隐者”意涵,结合科举落第背景,借典故含蓄表对隐者生活的向往,既消解失意烦忧,也让求精神归处的心愿更显深沉,避免直白抒情。

3. 分段赏析

“绮陌彤彤花照尘,王门侯邸尽朱轮”:前两句聚焦都市繁华与权贵气象。“绮陌”点出街道的华美,“彤彤花”以明艳的红色花朵映照尘土,既写春色的绚烂,又暗衬俗世的喧嚣;“王门侯邸”直指权贵府邸,“尽朱轮”(满是红色车轮的车马)以细节凸显权贵云集的奢华。两句以浓艳的色彩(彤红、朱红)与密集的意象(花、尘、朱轮),勾勒出一幅热闹却略显浮华的世俗图景,字里行间暗含对这种喧嚣的情感上的隔阂。“城南旧有山村路,欲向云霞觅主人”:后两句转向对隐逸之境的追寻。“城南旧有山村路”一句,在繁华之后陡然转入清幽,“旧有”二字似含对往昔宁静的追忆;“欲向云霞觅主人”则将视线投向云霞缭绕的山村深处,“觅主人”既可能是寻找隐居的友人,更象征着对超脱世俗的精神归宿的向往。与前两句的喧嚣相比,此处的“云霞”意象自带清幽高远之境,形成鲜明对照,含蓄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倾心与追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翃《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

下一篇:唐·杜甫《宾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