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ì
qín
ji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西
chuāng
míng
qiě
nuǎn
wǎn
zuò
juǎn
shū
wéi
qín
xiá
kāi
hòu
jiǔ
píng
tiān
mǎn
shí
jiǎo
zūn
bái
luó
zhǎn
zhěn
huáng
jīn
huī
wèi
tán
zhuó
xiāng
duì
líng
líng
qiū
quán
yùn
zhù
zài
lóng
fèng
chí
yóu
yóu
chūn
yún
xīn
bēi
zhì
zhī
yǒu
qín
jiǔ
wèi
zhě
zhǐ
yīn
kāng
sān
xīn
zhī

译文

西边的窗户明亮又温暖,傍晚时分我坐下把书帷卷起。把琴匣轻轻拂开之后,将酒瓶添满的时候。牛角做的酒尊,白螺做的酒杯,玉制的琴轸,黄金做的琴徽 。还没来得及弹奏琴弦、饮酒品尝,彼此相对已情意绵绵。那清越的如同秋泉般的琴韵,仿佛贮存在龙凤琴池中。那悠然如春日云朵般的心境,一杯美酒便可招来。自古以来就有琴与酒相伴,能领略其中滋味的人却很少。只因有嵇康和阮籍,加上我,三个人内心知晓其中真味。

逐句剖析

"西窗明且暖":西边的窗户明亮又温暖,

"晚坐卷书帷":傍晚时分我坐下把书帷卷起。

"琴匣拂开后":把琴匣轻轻拂开之后,

"酒瓶添满时":将酒瓶添满的时候。

"角尊白螺盏":牛角做的酒尊,白螺做的酒杯,

"玉轸黄金徽":玉制的琴轸,黄金做的琴徽 。

"未及弹与酌":还没来得及弹奏琴弦、饮酒品尝,

"相对已依依":彼此相对已情意绵绵。

"泠泠秋泉韵":那清越的如同秋泉般的琴韵,

"贮在龙凤池":仿佛贮存在龙凤琴池中。

"油油春云心":那悠然如春日云朵般的心境,

"一杯可致之":一杯美酒便可招来。

"自古有琴酒":自古以来就有琴与酒相伴,

"得此味者稀":能领略其中滋味的人却很少。

"只因康与籍":只因有嵇康和阮籍,

"及我三心知":加上我,三个人内心知晓其中真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对琴酒》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西窗明亮温暖的傍晚,展开书帷,拂开琴匣,添满酒瓶,面对精美的酒器与琴具,尚未弹奏饮酒,便已情意依依的生活场景。运用白描手法,生动展现出闲适氛围。前四句写环境与准备,中间写酒器琴具之美,后表达对琴酒的喜爱及知音难觅的感慨。全诗自然质朴,通过对琴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琴酒中蕴含的独特韵味的珍视,体现出其高雅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通过“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等语句,简洁质朴地勾勒出傍晚时分,诗人展开书帷,摆弄琴酒的生活场景,未做过多修饰,却尽显闲适氛围。借物抒情:诗人借对琴、酒以及相关器具的描写,如“角尊白螺醆,玉轸黄金徽”,抒发了自己对高雅、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渴望知音共赏琴酒韵味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对琴酒》开篇“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描绘出傍晚时分西窗明亮温暖,诗人坐于窗前展开书帷的惬意场景,营造出宁静闲适的氛围;“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进一步叙述诗人拂开琴匣、添满酒瓶,准备享受琴酒之乐的举动,为后文做铺垫。“角尊白螺盏,玉轸黄金徽”细腻刻画酒器与琴具的精美,展现出高雅的情趣;“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则写出诗人面对琴酒,尚未开始弹奏与饮酒,便已满怀深情,情感真挚。“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以形象的语言形容琴音如泠泠秋泉,美酒可引发悠然心境,增添了诗意。最后“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诗人感慨自古琴酒相伴,然而能领略其中真味者稀少,自比嵇康和阮籍,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叹,以及对琴酒中蕴含的独特生活情趣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暮过回乐烽》

下一篇:唐·刘猛《苦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