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zhōu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2
hún
chéng
tán
jīn
xiè
wén
zuò
shēng
yún
tiáo
tiáo
sān
wàn
kān
shàng
sòng
míng
jūn
fāng
zhī
yuè
lìng
rén
bēi
qiāng
jiā
yòng
chuī
zuò
kàn
jīn
guān
shān
yuè
shā
biān
chéng
yóu
xiá
ér

译文

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做成的琵琶声音清亮直入云端。与胡地相隔万里,即使是送与王明君马上作乐的琵琶声又哪能穿越。身处异地即便是欢乐也让人觉得悲凉,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坐在边塞看着今晚的月亮,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

逐句剖析

"浑成紫檀金屑文":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

# 紫檀:紫檀木,紫红色,质地坚实,多用做贵重家具和乐器。晋崔豹《古今注》卷下《草木》:“紫旃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金屑文:即金屑纹,指紫檀木天然生成的金色纹路。金屑,黄色花粉。文,同“纹”。,浑成:天然生成。

"作得琵琶声入云":做成的琵琶声音清亮直入云端。

# 声入云:形容声音高昂悲越。,琵琶:乐器名。《初学记》卷一六《琵琶》:“《风俗通》曰,琵琶,近代乐家所作,不知所起。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与五行也。四弦象四时也。《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胡地迢迢三万里":与胡地相隔万里,

# 迢迢:远的样子。那堪,怎能忍受。马上,指琵琶为马上所奏的乐曲。明君,即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以赐匈奴呼韩邪单于,入胡为阏氏。,胡地:《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独王嫱不肯。匈奴求美人为阏氏,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召见,貌为后宫第一。”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那堪马上送明君":即使是送与王明君马上作乐的琵琶声又哪能穿越。

# 明君:即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以赐匈奴呼韩邪单于,入胡为阏氏。,马上:指琵琶为马上所奏的乐曲。,那堪:哪里能忍受。

"异方之乐令人悲":身处异地即便是欢乐也让人觉得悲凉,

# 令人悲:指乐声令人生悲。,异方: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

"羌笛胡笳不用吹":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

# 胡笳:管乐器名,出于北方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羌笛:管乐器名,本出于羌地(今甘肃、陕西一带),长一尺许,有七孔。

"坐看今夜关山月":坐在边塞看着今晚的月亮,

# 关山月:本汉乐府横吹曲名,但此处似实指边关上空之明月。

"思杀边城游侠儿":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

# 游侠儿:轻生重义的少年,指赴边从军,企求建功立业的年轻人。,思杀:思极,指思乡之极。杀,犹煞,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凉州词》为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是一组七言绝句。此诗围绕胡地之景、异方之乐与边城之人展开,情感深沉且意境雄浑苍凉。第一首第一句诗中开篇描绘琵琶,以“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展现琵琶材质华美、音色高亢,为后文抒情铺垫。第一首第二句“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借昭君出塞之典,以夸张手法凸显胡地遥远、路途漫长,抒发对历史变迁中个人命运的感慨。第二首第一句“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由昭君出塞引发对异方音乐的感受,强调其能勾起人的悲伤之情,强化了悲戚氛围。第二首第二句“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诗人独坐凝视关山明月的静谧悲凉画面,进而抒发对边城游侠儿的极度思念与牵挂,情感复杂深沉。整首诗通过巧妙运用多种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到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这段时间写的。当时孟浩然第二次去长安拜访那些有名望的人,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认可,然后被推荐去做官,可惜最后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凉州词》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组边塞诗。诗里写了胡地的琵琶、羌笛和胡笳这些乐器。诗人听到那些悲伤的边地乐曲,就感叹起昭君出塞的艰难,还想象着边关将士们思念家乡的痛苦。这就营造出了一种关山在夜晚被月光笼罩,胡地的乐器声在耳边回荡,士兵们望着家乡,愁绪满怀的意境。整首诗语言很自然,没有刻意去修饰,意境很宏大,感情很真实,而且很有内涵,词句里透着一种悲凉,哀伤的感觉无穷无尽。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此二句聚焦琵琶特质。首句“浑成紫檀金屑文”,“浑成”显其制作工艺精湛、浑然天成,有天然美感;“紫檀”点明选材上乘,增高贵典雅;“金屑文”描绘纹理华美。次句“作得琵琶声入云”,以夸张手法从听觉渲染,凸显琵琶音色高亢激昂。诗人细致描绘琵琶外观与音色,展现其精美绝伦,暗示非凡艺术感染力,为后文抒情奠基。“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此二句笔触从琵琶转向胡地与历史。“胡地迢迢三万里”,“迢迢”与“三万里”夸张强调胡地遥远、路途漫长,营造雄浑苍茫意境。“那堪马上送明君”引入昭君出塞典故,“那堪”饱含对昭君命运的同情悲叹,借其抒发对历史变迁中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第二首:“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这两句承接上文,由昭君出塞引发对异方音乐的感受。“异方之乐令人悲”直接点明主题,胡地音乐如羌笛、胡笳承载风土人情与历史沧桑,与中原音乐风格迥异,易勾起离人思乡与命运感慨。“羌笛胡笳不用吹”强化悲伤情绪,诗人希望这些引发悲伤的乐器不吹奏,可见内心悲痛之深。“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尾联将情感推向高潮。“坐看今夜关山月”描绘静谧悲凉画面,诗人独坐凝视关山明月,明月增添孤寂凄凉,烘托其内心孤独哀伤。“思杀边城游侠儿”笔锋一转,从个人悲叹上升到对边城游侠儿的思念。“思杀”用词强烈,表现诗人对游侠儿的极度思念牵挂。诗人既敬佩其英勇无畏、保家卫国,又担忧其在艰苦环境中遭遇不测,复杂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相和歌辞·乌栖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