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èr
yuè
sān
diǎn
dēng
huì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jiāng
shàng
dōng
fēng
làng
jiē
tiān
hán
lài
chūn
yán
shì
kāi
yún
mèng
gāo
ér
jiǔ
kuài
xiè
qián
táng
yào
chuán
cán
shì
guāng
yīn
fēi
guó
háng
dēng
huǒ
dāng
nián
lěng
yān
shī
湿
xuě
méi
huā
zài
liú
xīn
chūn
zuò
shàng
yuán

译文

江面上东风吹拂波浪仿佛连接着天空,难忍的严寒毫无办法地冲破了春天的美好景致。试着打开云梦出产的羔儿酒,畅快地将酒倒入钱塘产的药玉酒杯中。蚕市的时光已不是原来的家乡模样,马行街的灯火让人记起过去的岁月。寒冷的烟雾和湿润的白雪中梅花依然绽放,留住这初春的景致来迎接上元节。

逐句剖析

"江上东风浪接天":江面上东风吹拂波浪仿佛连接着天空,

# 江上东风:谓长江江面上刮起东风。

"苦寒无赖破春妍":难忍的严寒毫无办法地冲破了春天的美好景致。

# 无赖破春妍:毫无道理地将春天的明媚打破。,苦寒:突然而至的严寒。

"试开云梦羔儿酒":试着打开云梦出产的羔儿酒,

# 云梦羔儿酒:云梦所产的羔儿酒。云梦,古地名,大致在今湖北孝感附近。羔儿酒,王文诰注云:“即今之羊羔酒。”此处泛指美酒。

"快泻钱塘药玉船":畅快地将酒倒入钱塘产的药玉酒杯中。

# 快泻:快速倾倒。

"蚕市光阴非故国":蚕市的时光已不是原来的家乡模样,

# 光阴非故国:谓黄州的集市风俗与故乡之蚕市完全不同。,蚕市:蜀中风俗,春季里村市聚为欢乐,买卖蚕具兼及花木、果品、药材等杂物。

"马行灯火记当年":马行街的灯火让人记起过去的岁月。

# 马行:施元之注云:“马行在汴京旧城之东北隅,盖需马之区,百贾之所会也。”

"冷烟湿雪梅花在":寒冷的烟雾和湿润的白雪中梅花依然绽放,

"留得新春作上元":留住这初春的景致来迎接上元节。

# 上元:上元节,又叫元宵节、灯节,古代传统节日名,在每年正月的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描绘江浪连天的壮阔与春寒破坏春景的景象,带着对春景被扰的淡淡惋惜;颔联展现开酒、倒酒的生活场景,透露出在当下寻求慰藉的姿态;颈联由眼前联想到过往,寄寓着物是人非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尾联以冷烟湿雪中梅花绽放的画面,传递出对美好景致的期待。此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包含着对自然、生活与过往的观察与感悟,表达出对春景的惋惜、对生活的感知、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小诗创作于元丰六年(1083),当时作者已在黄州居住三年有余。尽管此前的苦闷与惊悚之情已得到较大缓解,但因长期身处荒远之地,内心时常涌起离愁,也是人之常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怀的七言律诗,借江上东风、浪涛、冷烟、湿雪、梅花等春日景象,以及对蚕市、马行灯火等往昔场景的回忆,写出了身处异乡的漂泊之感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2. 写作手法

铺陈:“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先铺陈江上东风、浪涛及苦寒中春景初显的景象,勾勒出春日江景的壮阔与清冷交织之态;“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接着写开酒、畅饮的动作,展现当下的行为。首尾呼应:“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开篇以江上东风、浪涛及苦寒中初显的春景起笔,“破春妍”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初现;“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结尾则以冷烟湿雪中依然绽放的梅花,点出新春得以留存。首尾两句形成呼应,前者的“破春妍”为后者的“留得新春”埋下伏笔,后者的梅花则是“春妍”的具体体现。这种呼应展示了春天在苦寒中逐渐显露并得以延续的过程,也表达了诗人在时光流转与环境变化中,对新春生机得以留存的欣慰。

3. 分段赏析

首联“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以开阔又略带萧瑟的景象开篇。“江上东风浪接天”勾勒出江面上东风吹拂,波浪汹涌仿佛与天相连的壮阔画面;“苦寒无赖破春妍”则写出严寒毫无顾忌地破坏了春天的美好景致,春景初现却被寒气侵扰。这两句既展现了江景的浩渺,又透着一丝对春景被破坏的惋惜。颔联“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转向具体的活场景。“试开云梦羔儿酒”写出打开产自云梦的羔儿酒时的期待;“快泻钱塘药玉船”则描绘出将酒畅快倒入钱塘药玉酒杯的动作,透着几分洒脱。颈联“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由眼前的生活延伸到对过往的回忆。“蚕市光阴非故国”写出如今蚕市的时光已和家乡的模样不同,带着些许物是人非的感慨;“马行灯火记当年”则以马行街的灯火为引子,唤起对过去岁月的记忆。这两句通过今昔对比,将对过往的怀念融入具体的场景中,情感真挚而不浓烈。尾联“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以坚韧的景象收束全诗。“冷烟湿雪梅花在”描绘出在冷烟和湿雪的环境中,梅花依然傲然绽放的画面,透着顽强的生机;“留得新春作上元”则写出梅花留住初春景致,为上元节增添生机的意味。这两句以梅花的坚韧为核心,传递出对美好景致的期待。

4. 作品点评

全诗情绪沉闷,即便作者强作潇洒,又是迎客又是斟酒,席间却毫无笑语欢颜,足见其愁苦之深重。苏轼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无论身处京城,还是杭州、密州、黄州,乃至后来的惠州、儋州,都时常思念家乡。这首诗中“蚕市”那句,读来实在令人心碎落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答子由》

下一篇:宋·苏轼《登望谼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