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弦已品龙香拨":琴弦已被龙涎香木的拨片触动,
"半面犹遮凤尾槽":半遮的凤尾琴槽犹自矜持端庄。
"新曲从翻玉连锁":新谱的玉连锁曲调如环佩相击般清越,
"旧声终爱郁轮袍":可心底最爱的还是那曲《郁轮袍》的古调。
"梦回只记归舟字":恍若梦中听见归舟的号角声回荡,
"赋罢双垂紫锦绦":曲终时紫锦丝绦随着手指垂落轻摇。
"何异乌孙送公主":这别离的琴音啊,恰似乌孙国送别公主的苍茫,
"碧天无际雁行高":看碧空尽头雁阵成行直上云霄。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宋叔达家听琵琶》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即事感怀诗。全诗以听琵琶演奏的即时体验为触发点,描绘了音乐艺术引发的时空联想与生命哲思,营造了声景交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审美境界,表达了苏轼对艺术永恒性的探寻、对士人离散体验的诗化观照,以及超越现实拘囿的精神诉求。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数弦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以琵琶部件“龙香拨”(名贵拨片)、“凤尾槽”(琴身纹饰)暗喻演奏者技艺之精,赋予器物以艺术人格化的特质。反衬:以实写虚,“碧天无际雁行高”将具体的琵琶声转化为雁阵凌空的浩渺意象,以自然界的永恒运动反衬个体政治生命的短暂,实现从艺术审美到哲学沉思的升华。
上一篇:宋·苏轼《渚宫》
下一篇:宋·苏轼《和梅户曹会猎铁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