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n
guó
xún
chū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wén
bǎi
shé
chūn
fēng
xún
huā
liǔ
cūn
cūn
tóng
chéng
nán
xiū
zhú
xiǎo
fáng
jiàn
shēn
hóng
kàn
huā
tàn
lǎo
nián
shào
duì
jiǔ
jiā
chóu
lǎo
wēng
bìng
yǎn
xiū
yún
luàn
bìn
qiáng
chá
yān
zhōng
yáo
zhī
èr
yuè
wáng
chéng
wài
xiān
hóng
huā
hǎi
báo
luó
yún
gài
xīn
zhuāng
kuài
zhēng
fēng
míng
pèi
chuān
xiān
shēng
zhēn
lián
shēng
dān
jiǔ
zhōng
qián
bìng
guò
chūn
fēng
jiǔ
shí
bào
tiān
dīng
kàn
huā

译文

躺在床上听到百舌鸟欢快地啼叫,仿佛在呼唤着春风,起身去寻找花柳,发现每个村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城南的那座古老的寺庙周围,修长的竹子环绕着,小房子旁边曲折的栏杆边,斜倚着深红的花朵。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不禁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回忆起年少时的美好时光,面对着美酒,思念起远方的家乡,满心都是作为一个老翁的忧愁。自己年老病眼,也不因为眼前事物像云母般纷乱而感到羞愧,在茶烟中勉强梳理着自己斑白的鬓发。遥想在二月的王城外,玉仙、洪福等地一定是鲜花盛开如同大海一般。女子们穿着轻薄的罗衣,如同薄雾笼罩,化着新妆,骑着快马在风中奔驰,身上的各种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玉川先生真是可怜啊,一生喜爱喝酒却始终没有钱。自己在病中度过了整个春天的九十天,独自抱着孩子看着花朵开放。

逐句剖析

"卧闻百舌呼春风":躺在床上听到百舌鸟欢快地啼叫,仿佛在呼唤着春风,

"起寻花柳村村同":起身去寻找花柳,发现每个村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城南古寺修竹合":城南的那座古老的寺庙周围,修长的竹子环绕着,

"小房曲槛欹深红":小房子旁边曲折的栏杆边,斜倚着深红的花朵。

"看花叹老忆年少":看着这些美丽的花朵,不禁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回忆起年少时的美好时光,

"对酒思家愁老翁":面对着美酒,思念起远方的家乡,满心都是作为一个老翁的忧愁。

"病眼不羞云母乱":自己年老病眼,也不因为眼前事物像云母般纷乱而感到羞愧,

"鬓丝强理茶烟中":在茶烟中勉强梳理着自己斑白的鬓发。

"遥知二月王城外":遥想在二月的王城外,

"玉仙、洪福花如海":玉仙、洪福等地一定是鲜花盛开如同大海一般。

"薄罗匀雾盖新妆":女子们穿着轻薄的罗衣,如同薄雾笼罩,化着新妆,

"快马争风鸣杂珮":骑着快马在风中奔驰,身上的各种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玉川先生真可怜":玉川先生真是可怜啊,

"一生耽酒终无钱":一生喜爱喝酒却始终没有钱。

"病过春风九十日":自己在病中度过了整个春天的九十天,

"独抱添丁看花发":独自抱着孩子看着花朵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安国寺寻春》是一首古诗,诗人在春日听闻百舌鸟声后起身寻春,看到城南古寺的清幽春景。触景生情,既感叹自己年老,忆起年少时光,又对酒思家。虽病眼、鬓衰,仍想象城外春光烂漫。还联想到玉川先生,自伤贫困,最后在病中独赏花开。全诗运用多种手法,以春景写愁思,将寻春之景与内心复杂情感相融合,情感沉郁,耐人寻味,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出路的典型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遥知二月王城外”由眼前春景联想京城花海,虚实交错中拓展诗意空间,体现苏轼“以诗为画”的想象力。想象:“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诗人遥想二月时王城外玉仙、洪福寺花如海的景象,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安国寺之景,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向往。对比:“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将年少时的时光与如今衰老的自己进行对比,同时将寻春的喜悦与对家乡的思念忧愁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借景抒情:“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攲深红”,诗人通过描写安国寺中修竹环绕、小房曲槛旁花朵艳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美好的氛围,借此抒发自己寻春时的感受,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更加自然、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曹九章见赠》

下一篇:宋·苏轼《白鹤吟留钟山觉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