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罢人人识郑崇":退朝之后,人人都认识像郑崇一样正直敢言的你,
"直声如在履声中":你的刚直之声仿佛就回荡在那上朝的脚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我卧躺之时,听到稀疏的雨点击打在梧桐树上的声音,
"独咏微凉殿阁风":独自吟咏着殿阁中那微微凉爽的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你在谏苑正继续着正直敢谏的事业,
"醉乡我欲访无功":而我却想要前往那醉乡去寻访像王无功那样的闲适生活。
"陶然一枕谁呼觉":我酣畅舒适地枕着枕头入睡,有谁会来叫醒我呢,
"牛蚁新除病后聪":病好之后,我的听觉变得更加灵敏,连牛蝇那样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到。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写作手法
用典:“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运用了东汉郑崇的典故。郑崇以敢于直谏闻名,这里将朱光庭比作郑崇,含蓄地赞美了朱光庭的正直敢言。“醉乡我欲访无功”中“无功”指王绩,号东皋子,嗜酒,作《醉乡记》,苏轼借此典故表达自己向往归隐、沉醉于闲适生活的愿望。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通过描写卧听梧桐疏雨、独咏殿阁微风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委婉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点明了初夏的时节特点。对比:将朱光庭在谏苑积极履行职责、正直敢谏的形象与自己想要归隐醉乡的想法进行对比,衬托出两人不同的人生选择和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