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园刈苇留枯槎":官园里割完芦苇留下枯桩,
"深冬放火如红霞":深冬放火时火焰如红霞漫天。
"枯槎烧尽有根在":枯桩虽被烧尽但根还在,
"春雨一洗皆萌芽":待春雨一洗又会全部萌芽。
"黄狐老兔最狡捷":黄狐和老兔最是狡猾敏捷,
"卖侮百兽常矜夸":常常欺负百兽还骄傲自夸。
"年年此厄竟不悟":它们年年遭此灾祸却不醒悟,
"但爱蒙密争来家":只爱芦苇茂密争着来安家。
"风回焰卷毛尾热":火势回旋卷起烈焰,它们皮毛尾巴被烤热,
"欲出已被苍鹰遮":想逃出却被苍鹰拦住去路。
"野人来言此最乐":乡野之人说这最有趣,
"徒手晓出归满车":清晨空手出门回来时车已装满猎物。
"巡边将军在近邑":巡边将军就在附近城镇,
"呼来飒飒从矛叉":被召来后带着矛叉飒爽前行。
"戍兵久闲可小试":戍守的士兵久疏战阵正好小试身手,
"战鼓虽冻犹堪挝":战鼓虽冻仍可敲击震天。
"雄心欲搏南涧虎":大家雄心勃勃想搏击南涧的猛虎,
"阵势颇学常山蛇":阵势颇有常山蛇阵的章法。
"霜干火烈声爆野":霜天干燥火势猛烈,爆响震彻原野,
"飞走无路号且呀":飞禽走兽无路可逃,哀号不止。
"迎人截来砉逢箭":它们迎人逃窜时被箭射中,
"避犬逸去穷投罝":躲避猎犬却困入陷阱。
"击鲜走马殊未厌":骑马追逐猎物兴致正浓,
"但恐落日催栖鸦":只担心落日催促归鸦。
"弊旗仆鼓坐数获":收起旗帜停下鼓,坐地清点猎物,
"鞍挂雉兔肩分麚":马鞍上挂着野鸡野兔,肩头分担着雄鹿。
"主人置酒聚狂客":主人摆酒聚集狂放的宾客,
"纷纷醉语晚更哗":醉后言语喧哗直到夜晚。
"燎毛燔肉不暇割":燎去兽毛烤肉来不及切割,
"饮啖直欲追羲娲":吃喝的豪爽简直能追上羲娲。
"青丘云梦古所咤":古书中称颂的青丘云梦,
"与此何啻百倍加":与此相比哪止百倍逊色。
"苦遭谏疏说夷羿":可惜常遭谏官上书指责如夷羿般好猎,
"又被赋客嘲淫奢":又被文人嘲讽奢侈无度。
"岂如闲官走山邑":哪像我这闲官奔走山野城邑,
"放旷不与趋朝衙":放达不羁不赶去朝堂值班。
"农工已毕岁云暮":农忙已毕一年将尽,
"车骑虽少宾殊佳":车骑虽少但宾客格外嘉美。
"酒酣上马去不告":酒兴酣畅上马离去不打招呼,
"猎猎霜风吹帽斜":猎猎霜风把帽子吹得歪斜。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官园刈苇留枯槎,深冬放火如红霞”开篇点明时间与事件,用“如红霞”比喻火焰,形象展现烧苇时的壮观景象;“枯槎烧尽有根在,春雨一洗皆萌芽”则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春日生机,为后文动物活动埋下伏笔。“黄狐老兔最狡捷”至“徒手晓出归满车”聚焦猎物在火猎中的状态:黄狐老兔“卖侮百兽”却困于火海,“毛尾热”“被苍鹰遮”的细节刻画出其狼狈,而“野人”徒手捕获满载而归,侧面烘托狩猎的乐趣。“巡边将军在近邑”至“鞍挂雉兔肩分麚”写军队参与狩猎:“飒飒从矛叉”“战鼓虽冻”展现戍兵的英武,“雄心欲抟”“阵势颇学”以夸张手法写狩猎阵势如战阵般严整,“霜乾火烈”“飞走无路”则通过环境与动物惨叫,渲染紧张激烈的狩猎氛围,“鞍挂雉兔”“肩分麚”以战利品细节收束狩猎场景。“主人置酒聚狂客”至结尾转写猎后宴饮:“燎毛燔肉”“饮啖直欲追羲娲”用夸张笔法写宴饮的粗放热烈,“青丘云梦”的对比凸显此次狩猎之乐;“苦遭谏疏”两句借古讽今,暗抒对官场束缚的不满,而“闲官走山邑”“放旷不与趋朝衙”则直接表达对自由放旷生活的喜爱,结尾“酒酣上马”“霜风吹帽斜”以潇洒姿态收束,尽显诗人洒脱情怀。
上一篇:宋·苏轼《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