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 六月中:六月中旬。,毕竟:到底。
"风光不与四时同":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 同:相同。,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接天莲叶无穷碧":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 碧:碧绿。,无穷:无边无际。,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映日荷花别样红":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映日:日红。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西湖六月独特且美丽的风光,前两句点明六月西湖风光的与众不同,后两句生动刻画了满湖碧绿的荷叶与娇艳的荷花。诗人借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抒发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将西湖六月的风光与其他季节进行对比,突出六月西湖景色的独特。衬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无边无际的碧绿荷叶衬托出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鲜红的荷花,使荷花的艳丽更加凸显。夸张:“接天莲叶无穷碧”中,“接天”“无穷”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荷叶的广阔无垠,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3. 分段赏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毕竟”二字强调语气,突出六月西湖风光独特。此句是诗人对西湖六月景色的总体感受,虽未具体描绘,却以赞叹之词引发读者对美景的想象,语言质朴自然,脱口而出,强化了西湖之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夸张,“接天”“无穷”展现荷叶的广阔无边,与蓝天相融;阳光映照下的荷花鲜艳夺目。诗人精准捕捉盛夏特有景物,描绘出精彩绝艳的画面。在艺术手法上,属于实写,与前两句虚写相衬,同时刚柔相济,将阴柔的莲叶荷花写出壮美之感,营造出阔大的境界。
# 以“毕竟”二字领起,一开始就有惊叹不止的意思。总是给读者一种别出心裁、新鲜泼辣之感。
现代顾农《千家诗注评》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杨诚斋《晚(按:应为‘晓’)出净慈送林子方》诗。亦犹东坡《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之意。坊刻《千家诗》误以为东坡作。二如亭《群芳谱》亦沿其谬。《广群芳谱》亦未改正。又按《月令辑要》亦载此首,题曰:“苏轼湖上诗。”
清恒仁《月山诗话》
上一篇: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下一篇: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