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ān
chūn
chū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shì
wèi
nián
lái
shā
shuí
líng
jīng
huá
xiǎo
lóu
tīng
chūn
shēn
xiàng
míng
zhāo
mài
xìng
huā
ǎi
zhǐ
xié
háng
xián
zuò
cǎo
qíng
chuāng
fēn
chá
fēng
chén
tàn
yóu
qīng
míng
dào
jiā

译文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逐句剖析

"世味年来薄似纱":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

# 年来:近年以来。,世味:人世情味。

"谁令骑马客京华":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 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南宋行在临安。南宋称京城临安为行在,有不忘旧都汴京面认临安为行都之意。,客:客居,一作“驻”,据钱仲联校注本改。,令:教、使,平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

# 小楼:指诗人临安砖街巷寓所的南楼。

"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 明朝:明日早晨。,深巷:很长的巷道。

"矮纸斜行闲作草":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

# 草:指草书。,斜行:倾斜的行列。,矮纸:短纸、小纸。

"晴窗细乳戏分茶":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戏:一作“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细乳:茶中的精品。一说指烹茶时浮起的乳白色泡沫。,晴窗:明亮的窗户。

"素衣莫起风尘叹":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

# 素衣莫起风尘叹:不要有白衣被京城的风尘染黑之叹。陆机诗《为顾彦先赠妇》有“京洛多风尘,素农化为缁”之语,这里即用其意。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 犹及清明可到家:意思是,事毕后返回,还来得及在清明节到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作品。诗中写春却非欢春,借临安春色抒发愁绪,诗人在表面的繁荣中看到世人麻木、朝廷昏聩,念及自己未酬壮志。写作手法运用讽喻,把春天写成无情之物,借春色言内心郁闷。诗从深夜思绪起笔,对比现实中身处临安城的身不由己。此诗风格与陆游壮怀激烈之作迥异,在万籁俱寂时的驰想与临安城春色的映照中,展现出独特的情感与思考。以讽喻手法含蓄表达对时局的清醒认知和无奈,体现陆游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在其作品中别具一格,反映出南宋特定历史背景下诗人复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临安春雨初霁》为南宋诗人陆游所著。时年六十二岁的他,已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长达五年。往昔少年时的豪迈意气,壮年时的潇洒不羁,皆随岁月消逝。尽管陆游光复中原的雄心未曾消减,可他对偏安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认识也愈发深刻。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日,陆游获起用为严州知州,赴任前需至临安(今浙江杭州)觐见皇帝,于西湖畔客栈等候召见期间,百无聊赖之下,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题材属于即事抒怀诗。诗人描绘了在临安客栈时,听春雨、盼杏花,悠闲作草书、试新茶的生活场景,借景与事抒发了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将清新美好的春日景象与自己内心的郁闷惆怅相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借景抒情:诗人借春雨、杏花等意象,抒发内心的孤寂、惆怅以及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使情感表达含蓄委婉。细节描写:“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绪。

3. 分段赏析

首联中,诗人以精妙譬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如半透明纱,又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时年六十二岁的陆游,历经宦海沉浮,壮志未酬,还遭逢诸多个人生活不幸,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发出对世态炎凉的悲叹,吐露内心真切感受。这悲叹看似寻常,于陆游而言却似不合常理,实则是其内心真情流露。彼时南宋朝廷偏安,不思恢复,官场习气日下,直道难存。诗人不提授职,反说谁让自己来京做官,此乃讽喻之笔。颔联是陆游名句,为诗之“诗眼”,语言清新隽永。绵绵春雨从听觉描绘,淡荡春光在卖花声中透出,形象且富深意。常有人赞其绘出明艳春光图,却未察其在全诗中,不仅刻画春光,更与前后诗意相融。“小楼一夜听春雨”,春雨如愁思,“一夜”暗示诗人未眠,国事家愁随雨声袭上心头。相较李商隐以枯荷听雨寓相思,陆游此句更含蓄,虽用明快字眼,却意在表达郁闷惆怅,明媚春光与落寞情怀形成鲜明对照。颈联尽显陆游在春雨中的郁闷惆怅。明艳春光里,他“矮纸斜行闲作草”,客居京华,以草书消遣。因小雨初霁,有“晴窗”,“细乳戏分茶”即品茶。看似闲适恬静,背后却藏着无限感慨牢骚。陆游志在为国建功,严州知州之职不合其愿,觐见皇帝又久等无果。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却以作书品茶虚度时光,无聊又可悲,怨愤难捺。尾联未如古人叹“素衣化为缁”,却称清明将至应早归家,不愿久留临安。然归家并非本意,实因京中闲居、志不得伸,不如回乡躬耕。诗人告知家人“莫起风尘叹”,表明不受京城坏风气沾染的心志。“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乃激愤之语,偌大杭州城容不下诗人施展抱负,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4. 作品点评

《临安春雨初霁》不同于陆游以往豪放激昂的爱国诗篇,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全诗虽无豪壮之语,但在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抒情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慨与无奈。诗人以看似闲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失望、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其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隽永,体现了陆游诗歌艺术的多样性和高超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陈简斋诗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放翁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佳句也。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卷中

# (“小楼”二句)格调殊卑,人以谐俗而诵之。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十七

# 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

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后》

# 全诗抒写了在春雨初霁的美好时光里闲居无事、急于归家的心情,表达了对官场人情的深刻体验和厌倦情绪。诗中三、四句意境优美、情味隽永,自然圆转。通过“卖杏花”的细节,典型地展现了临安春景的一幅鲜明画面,显示了独具特色的江南风光。

现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承五《唐宋名家诗词笺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朱熹《偶成》

下一篇: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