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年来薄似纱":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
# 年来:近年以来。,世味:人世情味。
"谁令骑马客京华":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 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南宋行在临安。南宋称京城临安为行在,有不忘旧都汴京面认临安为行都之意。,客:客居,一作“驻”,据钱仲联校注本改。,令:教、使,平声。
"小楼一夜听春雨":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
# 小楼:指诗人临安砖街巷寓所的南楼。
"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 明朝:明日早晨。,深巷:很长的巷道。
"矮纸斜行闲作草":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
# 草:指草书。,斜行:倾斜的行列。,矮纸:短纸、小纸。
"晴窗细乳戏分茶":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戏:一作“试”,据钱仲联校注本改。,细乳:茶中的精品。一说指烹茶时浮起的乳白色泡沫。,晴窗:明亮的窗户。
"素衣莫起风尘叹":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
# 素衣莫起风尘叹:不要有白衣被京城的风尘染黑之叹。陆机诗《为顾彦先赠妇》有“京洛多风尘,素农化为缁”之语,这里即用其意。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 犹及清明可到家:意思是,事毕后返回,还来得及在清明节到家。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题材属于即事抒怀诗。诗人描绘了在临安客栈时,听春雨、盼杏花,悠闲作草书、试新茶的生活场景,借景与事抒发了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将清新美好的春日景象与自己内心的郁闷惆怅相对比,以乐景写哀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借景抒情:诗人借春雨、杏花等意象,抒发内心的孤寂、惆怅以及对官场的厌倦之情,使情感表达含蓄委婉。细节描写:“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绪。
3. 分段赏析
首联中,诗人以精妙譬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如半透明纱,又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时年六十二岁的陆游,历经宦海沉浮,壮志未酬,还遭逢诸多个人生活不幸,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发出对世态炎凉的悲叹,吐露内心真切感受。这悲叹看似寻常,于陆游而言却似不合常理,实则是其内心真情流露。彼时南宋朝廷偏安,不思恢复,官场习气日下,直道难存。诗人不提授职,反说谁让自己来京做官,此乃讽喻之笔。颔联是陆游名句,为诗之“诗眼”,语言清新隽永。绵绵春雨从听觉描绘,淡荡春光在卖花声中透出,形象且富深意。常有人赞其绘出明艳春光图,却未察其在全诗中,不仅刻画春光,更与前后诗意相融。“小楼一夜听春雨”,春雨如愁思,“一夜”暗示诗人未眠,国事家愁随雨声袭上心头。相较李商隐以枯荷听雨寓相思,陆游此句更含蓄,虽用明快字眼,却意在表达郁闷惆怅,明媚春光与落寞情怀形成鲜明对照。颈联尽显陆游在春雨中的郁闷惆怅。明艳春光里,他“矮纸斜行闲作草”,客居京华,以草书消遣。因小雨初霁,有“晴窗”,“细乳戏分茶”即品茶。看似闲适恬静,背后却藏着无限感慨牢骚。陆游志在为国建功,严州知州之职不合其愿,觐见皇帝又久等无果。国家多事之秋,自己却以作书品茶虚度时光,无聊又可悲,怨愤难捺。尾联未如古人叹“素衣化为缁”,却称清明将至应早归家,不愿久留临安。然归家并非本意,实因京中闲居、志不得伸,不如回乡躬耕。诗人告知家人“莫起风尘叹”,表明不受京城坏风气沾染的心志。“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乃激愤之语,偌大杭州城容不下诗人施展抱负,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4. 作品点评
《临安春雨初霁》不同于陆游以往豪放激昂的爱国诗篇,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另一面。全诗虽无豪壮之语,但在细腻的描写和委婉的抒情中,蕴含着深沉的感慨与无奈。诗人以看似闲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失望、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其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隽永,体现了陆游诗歌艺术的多样性和高超水准。
# 陈简斋诗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放翁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佳句也。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卷中
# (“小楼”二句)格调殊卑,人以谐俗而诵之。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十七
# 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
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后》
# 全诗抒写了在春雨初霁的美好时光里闲居无事、急于归家的心情,表达了对官场人情的深刻体验和厌倦情绪。诗中三、四句意境优美、情味隽永,自然圆转。通过“卖杏花”的细节,典型地展现了临安春景的一幅鲜明画面,显示了独具特色的江南风光。
现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承五《唐宋名家诗词笺评》
上一篇:宋·朱熹《偶成》
下一篇:宋·黄庭坚《寄黄几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