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
# 我居北海君南海:《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 寄雁: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桃李春风一杯酒":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持家但有四立壁":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 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治病不蕲三折肱":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 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蕲:祈求。
"想见读书头已白":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
# 想见:一作想得。
"隔溪猿哭瘴溪藤":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 溪藤:一作藤烟。溪:文集、明大全本作烟。,哭:哀鸣。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友诗。诗中先点明自己与友人相隔甚远且通信不易,回忆往昔相聚的美好时光,又描绘了如今各自的境遇,展现出友人黄几复虽有才干却身处偏远之地,生活清贫。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对其才干的赞赏,以及对友人身处困境、怀才不遇的惋惜与不平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往昔与友人在桃李春风中共享美酒的欢乐相聚场景,和如今自己在江湖漂泊、独对十年夜雨孤灯的寂寥情景作对比,突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如今的孤寂之感。用典:“持家但有四立壁”化用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的典故,称赞友人黄几复为官清廉、家境清贫;“治病不蕲三折肱”则以“三折肱”的典故,暗指友人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3. 分段赏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开篇突兀,点明自己与友人一北一南的地理位置,“海”字更强调相隔遥远,直白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难以相见的惆怅。“寄雁传书谢不能”:紧承上句,欲托雁传书却被拒绝,增添了不能与友人通信的无奈,进一步强化思念之情。“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此句巧妙运用意象组合。“桃李”“春风”“一杯酒”,勾勒出往昔相聚时良辰美景下的欢乐场景;“江湖”“夜雨”“十年灯”,描绘出如今各自漂泊、孤独寂寥的处境。今昔对比,以乐衬哀,将对友人的思念推向深处。“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运用典故,“四立壁”称赞友人清廉,“治病不蕲三折肱”暗指其有治国之才,同时通过对照,流露出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想见”呼应开头,想象友人坚持读书已白发苍苍,却仍身处偏远之地。“隔溪猿哭瘴溪藤”的凄凉之景,既烘托出友人处境的孤寂,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与不平。
4. 作品点评
《寄黄几复》是黄庭坚律诗作品。句法上,它打破常规,以拗峭之笔构建独特节奏,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通过意象的巧妙组合与新奇搭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在语言风格上,好用书卷典故,以故为新,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化用典故,既丰富了诗歌内涵,又精准传达对友人的赞美与不平。
# 张文潜尝谓余曰:“黄九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是奇语。”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 山谷“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尽言杯酒别又十年灯矣。同一机轴,此最高处。
宋陈模《怀古录》
# 陈衍·《宋诗精华录》:次句语妙,化臭腐为神奇也。三四为此老最合时宜语;五六则狂奴故态矣。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
上一篇: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