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xià
jué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fēn
fēn
hóng
chéng
chén
shēng
zhōng
xià
lìng
xīn
jiā
sāng
xíng
jìn
shǐ
zhī
shēn
shì
tài
píng
rén

译文

那曾经争奇斗艳、色彩缤纷的红花紫花,如今大多已经凋零飘落,化作了尘土,在布谷鸟一声声清脆的啼叫中,夏天这个崭新的季节已经来临。道路两旁生长着茂盛的桑树和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绵延不断,此时我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仿佛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啊。

逐句剖析

"纷纷红紫已成尘":那曾经争奇斗艳、色彩缤纷的红花紫花,如今大多已经凋零飘落,化作了尘土,

# 红紫:红花与紫花。这里指春天开放的花。

"布谷声中夏令新":在布谷鸟一声声清脆的啼叫中,夏天这个崭新的季节已经来临。

# 夏令:夏季。

"夹路桑麻行不尽":道路两旁生长着茂盛的桑树和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绵延不断,

# 不尽:不断。

"始知身是太平人":此时我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仿佛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啊。

# 知: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夏绝句》为南宋陆游所作。诗中先绘暮春花落、布谷啼鸣开启夏令之景,再写桑麻夹路的乡村风光,以清新质朴之语,勾勒出宁静的田园画面,直白道出“始知身是太平人”,于恬淡中暗藏对太平的渴望,尽显其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深沉爱国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田园题材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繁花凋零,布谷鸟啼叫中夏日初临,道路两旁桑麻延绵不绝的乡村景象,营造出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以及身处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夹路桑麻行不尽”的田园景象,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让情感在景物的描绘中自然流露。直抒胸臆:诗中的“始知身是太平人”一句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出自己在看到乡村的宁静景象和桑麻生长的繁荣后,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仿佛身处太平盛世的感受,将自己对太平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之情毫无掩饰地抒发了出来,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3. 分段赏析

这首《初夏绝句》却别具一格,呈现出清新恬淡的风格。诗中,陆游描绘了一幅闲适的乡村画面:曾经争奇斗艳的繁花已零落成尘,布谷鸟欢快的啼鸣声宣告着夏日的来临,道路两旁,桑麻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当诗人置身于这宁静祥和的场景中,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仿佛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一员。但联系陆游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边境战事不断,百姓生活并不安定,由此更能体会到这看似太平的描述背后,实则蕴含着对真正太平盛世的深切期盼,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首诗中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对太平生活的向往,以及他骨子里那份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整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前两句对初夏景色的描写细腻传神,画面澄澈明净,没有激昂的愤怒,也没有振臂的呼喊,却以一种平和的笔触触动人心。后两句中,“夹路桑麻行不尽”生动地展现了农作物蓬勃生长的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而“始知身是太平人”则直抒胸臆,既点明了诗人对眼前片刻安宁的珍惜,也寄托了对天下太平的美好憧憬。

4. 作品点评

《初夏绝句》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笔下。陆游出生于北宋灭亡的动荡之际,年少时便在家庭爱国氛围的熏陶下成长。他的诸多诗作往往豪情满怀、慷慨悲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爱国热忱,将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行香子·秋与》

下一篇:宋·朱淑真《落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