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时可食胜餐松":菖蒲花开放的时候可以食用,味道胜过吃松针,
"应在神人守护中":它应该是在神人的守护之下生长的。
"九节自知遗种异":菖蒲花有九节,它自己知道遗留的种子与众不同,
"一花谁可斗香同":一朵花开放,又有谁能与它的香气相同呢。
"碧丛露养仙苗细":碧绿的一丛菖蒲花在露水的滋养下,仙苗显得纤细,
"灵卉泉抽玉髓空":这灵异的花卉从泉水中抽生,仿佛把玉髓都抽空了。
"还有痴愚求见面":还有那些痴愚的人想要见到它,
"欲期颜貌亟还童":期望自己的容颜能够很快恢复年轻。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1. 分段赏析
“开时可食胜餐松,应在神人守护中”首联点明菖蒲花的实用价值和神秘色彩。“开时可食胜餐松”,直接说明菖蒲花可食用且味道胜过松针,突出其独特之处。“应在神人守护中”,运用想象,赋予菖蒲花神秘的守护力量,暗示其非凡,为后文的赞美做铺垫。“九节自知遗种异,一花谁可斗香同”颔联从菖蒲花的形态和香气两方面进行描写。“九节”写出菖蒲花的独特形态,“自知遗种异”强调其种子与众不同。“一花谁可斗香同”,以反问的形式突出菖蒲花香气独特,无人能与之相比,进一步强调其与众不同。“碧丛露养仙苗细,灵卉泉抽玉髓空”颈联描绘菖蒲花生长的环境及状态。“碧丛露养”写出菖蒲花生长的环境清幽,露水的滋养使其更加娇美。“仙苗细”则从形态上描绘菖蒲花的纤细。“灵卉泉抽玉髓空”,将菖蒲花比作灵异的花卉,从泉水中抽生仿佛把玉髓都抽空了,运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其灵秀之美。“还有痴愚求见面,欲期颜貌亟还童”尾联写人们对菖蒲花的追求及期望。“痴愚”一词带有调侃的意味,写出人们对菖蒲花的痴迷。“欲期颜貌亟还童”,反映出人们期望通过见到菖蒲花来恢复容颜、重返青春,体现出菖蒲花在养生方面的影响力,也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宋·方回《灰心》
下一篇: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