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朵尚未完全绽放,明月还未圆满无缺,
"看花候月思依然":凝望待放之花,等候将圆之月,心中期盼依然如初。
# 思:心情。,候:手迹作待。
"明知花月无情物":明明知晓花开花谢、月盈月亏皆是自然无情之理,
"若使多情更可怜":若偏要以多情之心追逐圆满,只会徒增伤感。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蔡襄(1012~1067),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后移守杭州,卒赠吏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与苏轼、米芾、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书法造诣颇高,楷书上承颜真卿,端庄谨严,体格恢宏。行书潇洒简逸,信手拈来,得晋人韵致。他擅长采用起兴,托物寓意,并用散文的手法来写诗歌,律诗尤受人称道。语言上,其追求清新自然及雄健劲峭,主张“气格论”。书法代表作品小楷有《茶录》《牡丹谱》,行草书有《与杜长官帖》《陶生帖》,石刻有《万安桥记》。有《上元应制》《梦中作》《宿渔梁驿》《寒食游西湖》等诗作。著有《端明学士集》。后人辑有《蔡忠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歌描绘了花未全开、月未圆满的自然景象,借花月之态,体现了作者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候月思依然”,前句描绘花朵半绽、月色未满的朦胧景象,呈现出一种不完美却独特的景致;后句写诗人赏花待月,思绪萦绕,将观景时的悠然心境与绵长思绪娓娓道来,展现出对自然景致的沉醉与思索。“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前句直白点出花月本无情感,是冰冷的自然存在;后句笔锋一转,设想花月若有情,会更惹人怜爱,以假设之语,巧妙传递出对花月的喜爱,也暗含对世事的哲思与怅惘。
上一篇:宋·韩维《切切》
下一篇:宋·康与之《长相思·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