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ū
lóu

朝代:宋作者:蔡襄浏览量:2
zhū
lóu
dēng
zhú
shēng
hòu
tiān
jiē
yuè
píng
huáng
gōng
jiǔ
xià
shuí
zhī
kuǐ
miǎo
shān

译文

朱楼之中,灯烛摇曳,传来一声清歌,腊月之后,京城街道上,月色柔和。回想往昔在黄公酒垆之下谁能想到如今咫尺之遥却如同远隔山河。

逐句剖析

"朱楼灯烛一声歌":朱楼之中,灯烛摇曳,传来一声清歌,

"腊后天街月色和":腊月之后,京城街道上,月色柔和。

# 天街:京城的街道。

"平昔黄公酒垆下":回想往昔在黄公酒垆之下

# 黄公酒垆:晋代酒家名。

"谁知跬步邈山河":谁能想到如今咫尺之遥却如同远隔山河。

# 跬步邈山河:意为半步之差好像远隔山河,形容生死之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朱楼》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朱楼中的歌舞升平之景以及腊月后天街的月色,营造出一种看似繁华却又透着孤寂的氛围。诗的后两句通过回忆往昔在黄公酒垆的经历,感慨如今即便距离很近,却仿佛远隔山河,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无奈与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蔡襄(1012~1067),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后移守杭州,卒赠吏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与苏轼、米芾、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书法造诣颇高,楷书上承颜真卿,端庄谨严,体格恢宏。行书潇洒简逸,信手拈来,得晋人韵致。他擅长采用起兴,托物寓意,并用散文的手法来写诗歌,律诗尤受人称道。语言上,其追求清新自然及雄健劲峭,主张“气格论”。书法代表作品小楷有《茶录》《牡丹谱》,行草书有《与杜长官帖》《陶生帖》,石刻有《万安桥记》。有《上元应制》《梦中作》《宿渔梁驿》《寒食游西湖》等诗作。著有《端明学士集》。后人辑有《蔡忠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朱楼灯烛一声歌,腊后天街月色和”描绘了一幅朱楼夜景图。“朱楼灯烛”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的华丽,“一声歌”则增添了一份灵动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楼中可能有歌舞伎在进行表演。“腊后天街月色和”将视角从朱楼转移到外面的街道,“腊后”点明时间,此时天气渐寒,而“月色和”则描绘出月色的柔和,给人一种宁静、清冷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和氛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略带孤寂的意境。后两句“平昔黄公酒垆下,谁知跬步邈山河”由眼前的景象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平昔黄公酒垆下”中的“黄公酒垆”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可能代表着诗人过去与友人相聚、畅饮的欢乐时光。“谁知跬步邈山河”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感慨,曾经以为距离很近、关系亲密的人或事,如今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遥远,如同远隔山河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下一篇:宋·蒋堂《棹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