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óng
jūn
běi
zhēng

朝代:唐作者:李益浏览量:1
tiān
shān
xuě
hòu
hǎi
fēng
hán
héng
piān
chuī
xíng
nán
zhēng
rén
sān
shí
wàn
shí
huí
shǒu
yuè
zhōng
kàn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逐句剖析

"天山雪后海风寒":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

"横笛偏吹行路难":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 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偏:一作“遍”。

"碛里征人三十万":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

# 碛: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一时回首月中看":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 月中:一作“月明”。,回首:一作“回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从军北征》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七言绝句,以宏大笔触勾勒出塞外行军图景。诗中开篇“天山雪后海风寒”,以雪后寒天、凛冽海风渲染出壮阔而悲凉的行军环境,继而借“横笛偏吹行路难”,用哀怨笛声勾连征人愁绪,最后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的震撼画面,将三十万征人望月思乡的复杂心绪瞬间定格,尽显悲壮凄苦与无奈哀怨。全诗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以景衬情,既展现出边塞的雄浑苍凉,又细腻刻画征人心理,在含蓄蕴藉中传递出深沉的思乡之情。此诗凭借独特的艺术构思与强烈的情感张力,成为唐代边塞诗中以乐景写哀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经典之作,生动展现了李益在边塞诗创作上的深厚造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从军北征》由唐代诗人李益创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彼时他入朔方节度使杜希全幕府。在随杜希全巡视边疆的过程中,李益目睹军队不复盛唐时期的雄壮豪迈,有感于边塞的苍凉和征人的心境,遂选取行军途中动人画面,以凝练诗笔创作此诗,寄托内心复杂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从军北征》是唐代李益创作的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雪后塞外行军场景,借哀怨笛声与征人回首望月的画面,生动展现出边塞环境的肃杀苦寒,深刻表达了远征将士普遍存在的思亲怀乡之情,以及对征战生涯的无奈与悲怆。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实写天山风雪、大漠月夜的边塞环境,虚写笛声引发的征人思乡之情,以笛声为引,将征人内心活动外化于“回首”的动作,含蓄传情。烘托:用“雪后”“风寒”“碛里”“月中”等意象,多角度渲染边塞的苍凉孤寂,烘托征人愁苦心境;以“横笛遍吹”的声景,强化思乡氛围。

3. 分段赏析

李益凭借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的亲身经历,以源自生活的真实笔触创作边塞诗,使其作品自带独特感染力。在《从军北征》中,他于远征途中的诸多见闻里,精心选取最动人的场景,以凝练笔触入诗,尽显诗人“能感之”“能写之”的创作功力。诗中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仅七字便将地域、季节、气候交代清晰,为全诗勾勒出苍凉雄浑的背景,有力烘托出行军环境的严酷。次句“横笛偏吹行路难”,借哀怨的笛曲《行路难》,以“遍吹”二字展现此起彼伏的笛声合鸣,无需直接描写行军艰辛,便巧妙折射出征人愁苦的心境,将读者引入悲中见壮的艺术境界。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描绘笛声引发全军共感的画面,“碛里”“月中”进一步渲染环境的荒凉悲怆,与首句相呼应,加重了苍凉氛围。虽“三十万”与“一时回首”或显夸张,但这正是诗歌为达最佳艺术效果的匠心所在。如此写法,既凸显笛声的哀怨,又生动展现征人复杂心绪,以夸张手法将远征队伍在大漠行军的壮观景象艺术化再现,最终实现王国维所言“境界全出”的卓越艺术成就。

4. 作品点评

《从军北征》以虚实相生之笔,借笛声触发征人“一时回首月中看”的细微举止,巧妙折射出其内心奔涌的思亲怀乡之情。诗人于肃杀苦寒的边塞图景中,捕捉征人共有的情感痛点,以哀怨笛声为引,将久积的愁绪化作集体性的情感迸发。全诗以凝练笔触勾勒出聚焦一致的画面,悲壮与凄苦交织,哀怨同无奈并存,生动细腻地刻画征人心理,尽显含蓄深沉之美,堪称唐代边塞诗中抒情传意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是王龙标气调。

明钟惺《唐诗归》

# 词意俱足。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此首隐说。

明黄克缵、卫一凤《全唐风雅》

# 七绝,李益、韩翃足称劲敌。李华逸稍逊君平,气骨过之,至《从军北征》,便不减盛唐高手。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

# “回首”,望乡也,却藏一“乡”字。闻笛思乡,诗中常事,硬说三十万人一时回首,便使常意变新。

清黄生《唐诗摘钞》

# “碛里征人”,妙在不说着自己,而己在其中。

清黄生《唐诗笺注》

# 描写入神(末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即“一夜征人尽望乡”之意,而措语又别。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

# 情景两绝。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天山雪后”一首、“回乐峰前”一首,皆边塞名作,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 音节响亮,情思悱恻,刻尽征人意态,风神不减王龙标,亦边塞名作。

《中国古代诗歌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其二)》

下一篇:唐·李白《悲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