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cháng
chéng

朝代:唐作者:李益浏览量:1
hàn
jiā
jīn
shàng
jùn
qín
sài
cháng
chéng
yǒu
yún
cháng
cǎn
fēng
shā
jīng
dāng
jīn
shèng
tiān
zhàn
píng

译文

汉朝如今的上郡,秦朝边塞的古老长城。有太阳时云也常显惨淡,没有风沙子也自行惊起。如今圣明的天子,不用战争四方边疆就平定。

逐句剖析

"汉家今上郡":汉朝如今的上郡,

# 上郡:古都名战国魏文侯置。

"秦塞古长城":秦朝边塞的古老长城。

"有日云长惨":有太阳时云也常显惨淡,

"无风沙自惊":没有风沙子也自行惊起。

"当今圣天子":如今圣明的天子,

"不战四夷平":不用战争四方边疆就平定。

# 四夷:四方边远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长城》为中唐李益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开篇“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借汉、秦旧称点明边塞之地,富有历史底蕴。“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描绘出塞外云色惨淡、沙无故自惊的萧索,烘托紧张氛围。尾句“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则笔锋一转,赞颂圣明天子不战而使四夷归服。全诗运用借古喻今和环境烘托手法,先渲染边塞的严峻,后凸显天子功绩。短短二十字,将对边塞的描写与对天子的赞美融合,风格豪迈,体现诗人对国家安定、君主贤明的赞誉,尽显绝句以小见大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汉家如今的上郡与古老的秦塞长城,展现出塞外云常惨淡、无风沙也自惊的荒寒景象,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进而表达了对“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的赞颂,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定、天子圣明的由衷赞美。

2. 写作手法

烘托:“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通过描写云的惨淡和沙的自惊,营造出一种紧张、肃杀的氛围,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和形势的严峻,从而衬托出“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的难得与伟大。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点明地点,“汉家”“秦塞”借古说今,将历史与现实相勾连,使诗歌笼罩着厚重的历史感,让人联想到这片边塞之地历经的岁月沧桑。中间两句“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诗人用工笔描绘塞外独特景象,云色常显惨淡,即便无风,沙也自行惊起,借景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与形势的严峻,为下文铺垫。后两句“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笔锋一转,在前文渲染的紧张氛围下,直抒胸臆,赞美当今圣明天子无需战争便使四方边疆平定,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定、天子圣明的歌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志和《渔歌子·霅溪湾里钓鱼翁》

下一篇:唐·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议婚(一作贫家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