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n
gōng
chūn
·
·
méi

朝代:宋作者:晁冲之浏览量:3
xiāo
jiāng
méi
xiàng
zhú
shāo
shū
chù
héng
liǎng
sān
zhī
dōng
jūn
ài
xuě
fēng
qíng
yàn
chūn
hán
qīng
shī
huā
wéi
shì
yǒu
nán
lái
guī
yàn
nián
nián
cháng
jiàn
kāi
shí​
qīng
qiǎn
xiǎo
liàn
wèn
táng
chù
máo
shè
shū
shāng
xīn
rén
hòu
lěng
luò
xīn
shī
wēi
yún
dàn
yuè
duì
fāng
fēn
shuí
kōng
qīng
xiāng
wèi
jiǎn
fēng
liú
zài
rén
zhī

译文

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风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的塞外大雁,能看见她的芳姿。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逐句剖析

"潇洒江梅":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

"向竹梢疏处":在竹梢稀疏的地方,

# 向竹梢疏处:向竹梢二句: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此处化用其意。

"横两三枝":横斜着挺出三两枝。

"东君也不爱惜":春风也不知道爱惜,

# 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

"雪压风欺":任凭雪压风欺。

# 风:一作霜。

"无情燕子":燕子无情无意,

"怕春寒、":只因怕冷、

"轻失花期":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

"惟是有":惟有南归的鸿雁,

# 惟:一作却。

"南来归雁":年年南飞时的塞外大雁,

# 雁:边塞之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南来归:一作年年塞。

"年年长见开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 年年长:一作归来曾。

"清浅小溪如练":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

# 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问玉堂何处似":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

# 问玉堂何处似:一作问玉堂何似。玉堂:指豪家的宅第。何似:哪里比得上。

"茅舍疏篱":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

"冷落新诗":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

"微云淡月":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

"对孤芳、":面对此景此情、

# 对孤:一作江天。

"分付他谁":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

# 分付他谁:即向谁诉说。

"空自倚":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

# 倚:一作忆。

"清香未减":并未减淡她的清香,

"风流不在人知":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 风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汉宫春·梅》是一首咏梅词,寄托了作者官场失意、怀念故人之情。上阕描绘梅花的姿态与生存环境,下阕以“玉堂不似茅舍疏篱”为喻,点明梅之可贵正在于其自然清雅之美,结句则赞美梅花冰清玉洁的品格。全词既是对民间生活的亲切问候,也流露出作者顺应自然、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词中极力赞美梅花的风姿绰约与高洁品行,同时又为它的孤寂处境而感伤,慨叹知音难觅,在状物绘景间融入了深厚的身世之感。该词风格冲淡悠远,笔调从容不迫。创作上化用林逋等前贤诗句不着痕迹,“如盐入水”,须细细品味;形神兼备,深得咏物词作的精妙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

晁冲之(1072?~1126?),北宋诗人。字用道,改字叔用,济州巨野(今山东)人。举进士不第,绍圣间党锢事起,隐居具茨山下,世称具茨先生。政和中入大晟府,后授承务郎。晁冲之与吕本中、王直方等有唱和,曾学诗于陈师道,吕本中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沉郁稳健,笔力雅健,刘克庄称其诗“意度沉阔,气力宽余,一洗诗人穷饿酸辛之态”。晁冲之擅长作词,其《汉宫春·梅》以构思新奇、笔致清丽闻名。另有作品《重过鸿仪寺》《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夷门行赠秦夷仲》等。著有《具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汉宫春》词的著作权,历来存有争议。一说为晁冲之作,一说是李邴作。宋代有影响力的诸选本如《梅苑》《乐府雅词》《花庵词选》及《全寿备祖》等,都将它归于李邴的名下,后代有不少人沿袭这个说法。而同样具有权威性的《直斋书录解题》《苕溪渔隐丛话》等著作,则认为它是晁冲之的作品,同样有不少人认可这个说法。陈振孙、胡仔认为是晁冲之作,曾慥、王明清认为是李汉老(李邴)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梅词。介绍了梅花的孤高姿态与清雅处境,通过“潇洒江梅”“雪压霜欺”等意象,刻画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挺立的坚韧品格,同时借“燕子失期”“塞雁归来”等对比,暗喻时光流逝、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自身孤傲心境的抒发,既有对梅花凌寒独放的钦佩,也有对故人离散、世态炎凉的怅惘,更寄托了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人生志趣。

2. 写作手法

化用:“清浅小溪如练”明袭谢朓“澄江静如练”之喻,却以“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接续,将宫廷华贵与山野清幽对比,暗藏林逋梅妻鹤子之遗韵。结句“风流不在人知”遥应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然以“空自倚,清香未减”收束,孤芳自赏之态愈显高格。

3. 分段赏析

上片“潇洒”二字精准勾勒出梅的品格,实为全篇点睛之笔。“江梅”点明所咏乃山野之梅,更以修竹映衬。竹之虚心劲节,自古与梅并称岁寒之友。“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极写梅之孤高瘦劲。芳洁虽堪玩赏,孤瘦似需扶持,继而以“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道出梅之遭际。梅花凌寒独放,蕊寒香冷,既无缘蜂蝶,连归燕也“轻失花期”——因燕归时值仲春社日,梅已凋零,故云。先言春神不惜,再道燕子无情,双重遗憾。“惟是有”笔锋一转,谓尚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表面自慰,实则暗含怅惘,从限定语“唯是有”中可窥见。同一意绪却能曲折道来,更见“燕雁本与梅无涉,而能巧妙绾合,足见笔力”(《独醒杂志》卷四)。下片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的咏梅绝唱,写江梅之风姿与寂寥。“清浅小溪如练”三句,谓疏影横斜自成景致,虽处“茅舍疏篱”,反胜玉堂之前。此“玉堂”典出薛维翰“白玉堂前一树梅”(《春女怨》)。紧接着发出“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之叹,此“故人”特指林逋,言梅妻鹤子的诗人逝后,梅失知音,“疏影横斜”之咏遂成绝响。纵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动,亦无人品鉴(“分付他谁?”)。结句“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赞梅甘守寂寞、孤芳自赏,实为词人精神人格的投射。

4. 作品点评

此词在艺术表现上有两大精妙之处:其一在于熔铸林逋等前人诗句如“水中着盐”,典故化用浑融无迹,需细品方悟其妙;其二在于形神兼摄,既工笔勾勒梅之形态,更传写其孤高气韵,可谓深得咏物词“不即不离”之旨。据《苕溪渔隐丛话》《独醒杂志》载,此词曾由蔡攸进献蔡京,京赏其才,遂授作者大晟府丞之职。虽以词章干谒权贵,然词中措辞婉雅含蓄,全无寒士乞怜之态,亦不失文人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下一篇:宋·苏轼《江神子·恨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