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溪曲绿交加":在草木映照和溪水的声音下显得格外碧绿,
# 溪曲:小溪曲折弯转处。,阴阴:因枝叶交加造成的境界幽暗。
"小雨翻萍上浅沙":一场小雨滴落在草坪上溅起细沙。
# 小雨翻萍:形容雨打浮萍,浮萍翻出细叶。
"鹅鸭不知春去尽":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
"争随流水趁桃花":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 趁:追逐。
北宋诗人
晁冲之(1072?~1126?),北宋诗人。字用道,改字叔用,济州巨野(今山东)人。举进士不第,绍圣间党锢事起,隐居具茨山下,世称具茨先生。政和中入大晟府,后授承务郎。晁冲之与吕本中、王直方等有唱和,曾学诗于陈师道,吕本中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沉郁稳健,笔力雅健,刘克庄称其诗“意度沉阔,气力宽余,一洗诗人穷饿酸辛之态”。晁冲之擅长作词,其《汉宫春·梅》以构思新奇、笔致清丽闻名。另有作品《重过鸿仪寺》《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夷门行赠秦夷仲》等。著有《具茨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二句“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在语言运用上,“阴阴”一词,叠字妙用,生动地渲染出溪边草木浓郁而幽深的绿意氛围;“绿交加”则进一步强化了色彩的层次感,水之绿与花草之绿相互交织映衬。一个“翻”字堪称诗眼,极为精妙,让原本静态的画面瞬间灵动起来,仿佛能看到浮萍在细雨中轻轻翻动的鲜活姿态。从表达技巧而言,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简洁而精准地勾勒出溪边草木阴阴、曲水蜿蜒,以及蒙蒙细雨中浮萍翻动的美妙景致。于内容主题方面,此联成功描绘出一幅清新优美、充满生机的春景图,将暮春时节独有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静谧之中蕴含着动态之美,为全诗奠定了细腻而生动的写景基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春日溪边的清新与美妙。第三、四句“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如同日常口语般亲切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厚的诗意。表达技巧上,诗人巧妙采用拟人手法,赋予鹅鸭以人的情感与意识,让它们仿佛具有了“不知春去尽”的懵懂与天真。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使得诗句生动有趣,充满活泼的气息。在内容主题上,通过细致描绘鹅鸭不知春天即将消逝,争先恐后追逐着随流水而去的桃花这一场景,细腻地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那淡淡的惜春之情。从结构安排来看,以“不知”一词引出后续具体情状,句法结构紧凑而巧妙,使得末句更加生动、精警。这样的结构处理,出人意表地将全诗的情感收束于悠徐不尽之中,让读者在品味之余,仍能感受到那萦绕心间、难以消散的韵味,仿佛春日的美好与消逝都在这短短两句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2. 作品点评
第二首诗写景逼真且传神,画面感十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小雨翻萍”一句,足见作者对景物观察入微。整首诗中,小溪阴阴、细雨翻萍、鹅鸭戏水等景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如在眼前。读之令人觉趣味清新。
上一篇:宋·苏轼《郿坞》
下一篇: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