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春山春日长":慢慢走在春天的山林里面,春天的天日很长,
"流莺不语燕飞忙":黄莺没在歌唱,燕子却飞来飞忙着找食。
"桃花落处无人见":没有人看见桃花飘落,
"濯手惟闻涧水香":在山涧溪流中洗手时却闻到了桃花香。
# 濯:洗涤、清洗。
南宋词人
黄公度(1109~1156),南宋词人。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落职闲居数年。秦桧死复起,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度工诗词。其诗颇关心国事,洪迈赞其诗“铿锵蹈厉,发越沉郁,精深而不浮于巧,平淡而不近俗”。清代陈廷焯评其词:“黄师宪《知稼翁词》气和音雅,得味外味,人品既高,词理亦胜。”代表作品有《悲秋》《乙亥岁除渔梁村》《菩萨蛮》《卜算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暮春时节山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闲适、清幽的氛围。诗中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山间漫步,看到流莺安静、燕子忙碌,桃花悄然飘落,通过洗手闻到涧水香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暮春景色的喜爱,体现出其悠然自得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开篇点明诗人在暮春时节漫步山间,“缓步”一词体现出诗人的悠然闲适。“春日长”不仅点明时间,还给人一种时光舒缓的感觉。“流莺不语燕飞忙”运用对比手法,流莺静静地没有发出声音,燕子却忙碌地飞来飞去,一静一动,相互映衬,既描绘出山间的宁静,又展现出其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桃花落处无人见”描绘桃花飘落的悄然无声,营造出一种静谧、幽美的氛围。“濯手惟闻涧水香”,诗人洗手时闻到涧水的香气,暗示桃花飘落于涧水之中,香气融入水中。从嗅觉角度进一步渲染山间的清幽,给人以清新、淡雅的美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暮春山间的独特魅力,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暮春山间景色的喜爱与陶醉之情。
上一篇:宋·王安石《钟山即事》
下一篇:宋·苏轼《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