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shān
shì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jiàn
shuǐ
shēng
rào
zhú
liú
zhú
西
huā
cǎo
nòng
chūn
róu
máo
yán
xiāng
duì
zuò
zhōng
niǎo
míng
shān
gèng
yōu

译文

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逐句剖析

"涧水无声绕竹流":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

# 涧水:山涧流水。

"竹西花草弄春柔":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

# 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姿态的意思。,竹西:竹林西畔。

"茅檐相对坐终日":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

# 相对:对着山。,茅檐:茅屋檐。

"一鸟不鸣山更幽":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 幽:幽静,幽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钟山即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钟山时所见的幽静春景,反映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孤独、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诗中通过对涧水、竹林、花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清空精绝、雅丽低回,展现了王安石晚年诗歌风格的转变。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孤独心境的抒发,体现了诗人“人退而心不退”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钟山即事》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日游钟山时有感而作。王安石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遭遇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最终被迫辞去相位。他退居金陵后,常在钟山脚下漫游,寄情山水。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于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但因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于熙宁七年(1074年)首次罢相,后虽短暂复职,但最终在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金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即事诗。这首诗描绘了钟山的幽静景色,表达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和寂寞。诗中通过对涧水、竹林、花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而诗人独自坐在茅檐下,面对大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全诗清空精绝、雅丽低回,切合了诗人的心境与遭逢,有一唱三叹之感。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人通过“涧水绕竹流。”“花草弄春柔。”等动态描写,与“无声”“不鸣”等静态描写相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化用:“一鸟不鸣山更幽。”诗人化用王籍“鸟鸣山更幽。”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以“一鸟不鸣”进一步渲染山林的幽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诗的开篇两句“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描绘了诗人闲坐家中,欣赏着环绕竹林的潺潺涧水、西边竹林中轻摇曼舞的花草,满心愉悦。时光悄然流逝,夕阳西沉,山间一片宁静,连鸟儿也未发出啼鸣。初看似乎诗人已超脱尘世纷扰,然而实则内心并未真正放下,借这首诗抒发内心的不平。在王安石的笔触下,万物皆栩栩如生、充满活力:“涧水”在竹林间蜿蜒流淌,欢快地奔向远方;“竹林”宛如亭亭玉立的佳人,在微风中轻摆腰肢,倩影映入水中;“花草”也在轻柔地摇曳生姿。它们都是静谧的,无声地生长、自在地享受着春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后两句:诗的后两句“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展现了诗人整日静坐在屋檐下,对着大山,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显得格外孤寂。王安石的这首诗直接描绘静态,风格质朴自然、简洁明快。

4. 作品点评

《钟山即事》全诗看似抒发了诗人无牵无挂的心境和幽闲的意境,但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失意与孤独的心情。这首诗体现了王安石晚年诗歌的转变,由前期的豪放雄奇变为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种风格的转变与他退居后的心理状态相契合,既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了对政治失意的深刻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西江月·重九》

下一篇:宋·黄公度《暮春山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