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ǐn
jiǔ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1
jīn
shǎo
zuò
kāi
qīng
zūn
shāng
lèi
xiān
jiǔ
wèi
yōu
fán
xīn
shū
dùn
jué
tiān
xuān
lián
shān
biàn
yōu
huì
绿
shuǐ
hán
yàn
wēn
ǎi
ǎi
nán
guō
mén
shù
fán
qīng
yīn
jìng
wén
jiā
yán
jìn
zuì
yǎn
yǒu
fāng
sūn
zāi
jìn
chǔ
dào
wèi
cún

译文

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连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逐句剖析

"今夕少愉乐":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

# 夕:一作旦。

"起坐开清尊":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

# 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

"举觞酹先酒":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

# 先酒:指第一个发明酿酒的人。相传杜康是我国酿酒的创始人。,酹:旧注:音耒。以酒洒地,表示祭奠或立誓。先酒:原注“始为酒者也”。指酿酒的祖先。古有仪狄、杜康造酒之说。

"为我驱忧烦":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 为:一作遗。

"须臾心自殊":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

# 殊:不一样。热闹。,须臾:一会儿。

"顿觉天地暄":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

# 暄:温暖。

"连山变幽晦":连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

# 幽晦:昏暗不明。《楚辞·九歌·山鬼》:“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绿水函晏温":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

# 晏温:晴天的暖气。,函:包含。

"蔼蔼南郭门":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

# 南郭门:指永州外城的南门,柳宗元借居之龙兴寺所在。郭,外城。,蔼蔼:树木茂盛的样子。陶渊明《和郭主簿》有“蔼蔼堂前林”诗句。

"树木一何繁":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

# 何:多么。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清阴可自庇":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

# 自庇:自己保全自己。,清阴:清凉的树荫。一说指草木。

"竟夕闻佳言":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 竟夕:整夜。

"尽醉无复辞":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

"偃卧有芳荪":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

# 芳荪:长有香草的草地。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偃卧:仰卧。

"彼哉晋楚富":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

# 晋楚富:此指财雄一方的富豪。《孟子·公孙丑下》:“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此道未必存":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 此道:指饮酒之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饮酒》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是柳宗元借酒消愁的作品,特别能体现他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诗的开头四句,直接交代了喝酒的时间,也讲明了喝酒的原因。接着的四句作者从自己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出发,描写喝酒后的奇妙感受。他说喝了酒之后,感觉天地山水都变得热闹起来,连空气都变得湿润温暖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许多。接着,作者又写了柳宗元在永州(他被贬的地方)的闲适生活。看着是悠闲自在,但其实这里面藏着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哀伤,情绪一下子就低落了下去。最后四句,诗人的语气突然变得旷达起来,感叹喝酒带来的乐趣和醒悟。整首诗的语言很简单自然,但是情感变化很大,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柳宗元少年得志,胸怀远大志向,早年在朝廷仕途顺遂,跻身显要之位,成为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核心成员。“永贞革新”失败后,他被贬至荒远的南蛮之地永州,遭受沉重打击。此诗为其贬谪永州期间借酒消愁之作,创作时间应与《读书》《觉衰》相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饮酒抒怀诗。介绍了诗人在某个夜晚因缺少愉悦快乐而起身开启清酒,在举杯向先酒祭奠后心境逐渐变化的过程,描绘了饮酒后天地变得温暖、连山幽晦之景转为明朗、绿水蕴含温和之气,以及南郭门树木繁茂、清阴可庇、能听闻佳言的清幽惬意之景,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悠然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借酒消愁后获得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饮酒自适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晋楚富者所追求的世俗富贵之道的不屑。

2. 分段赏析

全诗共计十六句。开篇点明具体时间并交代饮酒的缘由:“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清晨起来便饮酒,原因是感到生活缺少乐趣。柳宗元先举杯向造酒的祖师杜康祭酒,因为杜康凭借勤劳与智慧酿造出美酒,能为人们驱散忧愁与烦恼。接着描述饮酒后的感受:“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酒入腹中,加快了血液循环,浑身涌起一股暖流,心情也随之发生变化,天地之间仿佛都变得温暖起来。随后叙述微醉后的感觉:“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内心感到温暖,连自然界的景物似乎也染上了暖意,连绵的群山改变了原本阴晦的模样,碧绿的水流蕴含着温润的气息。这是诗人从感官角度进行的描写,随着时间推移,夏日的太阳升起,天气自然变得暖和。“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明可自庇,竟夕闻佳言。”这四句点明饮酒的地点为南郭门。南门城边树木郁郁葱葱,清凉的树荫能够遮挡烈日,可供人庇护自身,整日都能在树下乘凉畅谈。这四句描绘出诗人在永州的闲适生活,既无需为衙门的公务烦忧,也不必承受日出而作的辛劳,看似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然而,也有注家认为此句化用《左传·文公七年》“葛犹能庇其本根”之意,意谓无知的草木尚且懂得保护自身,而自己还不如草木,连自我保护都做不到。此处蕴含着自伤身世的意味,情绪随之陷入低谷。但诗人旋即以旷达之语,将悲情一扫而空:“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尽情与友人畅饮,哪怕醉酒也无需推辞,芳草萋萋,可供人躺卧。此乃对前文内容的总结,饮酒的乐趣尽在这“偃卧”之间,按常理全诗至此即可收尾。然而,“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最后两句点明饮酒之乐,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之人,恐怕也未必真能领会其中真意。在历经忧乐交织的情感起伏后,诗人最终得以释怀与超脱,并通过对饮酒之乐的深刻感悟,彰显出蔑视世俗的独特个性,从而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

3. 作品点评

柳宗元之饮酒及《饮酒》一诗的创作,虽效仿陶渊明,却又独具其自身风貌。陶渊明在酒中追索真意,以达物我两忘之超然境界;柳宗元则于饮酒之际,试图超脱尘世纷扰,忘却内心苦痛。陶渊明的《饮酒》诗作,情与理交融浑然,重在写意传神;而柳宗元的《饮酒》诗,情感跌宕起伏,更侧重于抒发胸臆。柳宗元此诗开篇便流露出情绪的低落,然而其整体基调却并不显得衰飒,与一般描绘闲适生活的饮酒诗作截然不同。诗中细腻地勾勒出诗人在特定情境下似醉非醉的独特状态,同时鲜明地展现出诗人蔑视世俗的个性特质。这无疑是一幅生动且深刻的自我写照,堪称佳作。由此可见,柳宗元的《饮酒》等诗,客观上确受陶渊明影响,然其自有独特的个性与深邃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饮酒》诗绝似渊明。

宋曾吉甫《笔墨闲录》

# “先酒”,始为酒者(“举觞”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同一饮酒,陶令趣真,子厚趣假,此其中固不可强。

明陆时雍《唐诗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棠《秋江霁望》

下一篇:唐·佚名《杂曲歌辞·盖罗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