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孤城千万峰":地处越绝之境的柳州,只见山峰万千,连绵不断,
# 越绝:《越绝》,书名,言越之绝境。
"空斋不语坐高舂":我整日坐在空荡荡的书屋,沉默不语,愁绪难奈。
# 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印文生绿经旬合":那官印经久不用已生绿霉,
# 经旬:指很长时间。旬,十日为一旬。,印文:印泥。
"砚匣留尘尽日封":砚盒也久不磨墨被尘土遮盖。
# 尽日:犹终日,整天。,砚匣:放砚台的匣子。
"梅岭寒烟藏翡翠":遥望韶州方面的梅岭,如藏在烟雾之中的翡翠,
# 梅岭:即大度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
"桂江秋水露鰅鳙":近看秋日的柳州河水,偶尔可见怪鱼鰅鳙浮上来。
# 鰅鳙:《楚词》:“鰅鳙短狐。”《说文》云:“状如犁牛,皮有文。”,桂江:西江支流。
"丈人本自忘机事":老朋友啊,千万不要任性为人行事,而忘掉了机巧权变,
# 忘机:泯除机心,指一种消极无为,淡泊宁静的心境。
"为想年来憔悴容":想想我如此凄然寂寞,当以为戒。
# 憔悴:黄瘦,瘦损。,为想:可以想想。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贬谪诗。诗歌以“孤城”“空斋”“印文生绿”“砚匣留尘”等意象,勾勒出贬谪生活的荒寂与官场冷清,通过“梅岭寒烟”“桂江秋水”的地域风物描写,暗含对生存环境的隐忧。
2. 分段赏析
首联“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点出贬地之远,契合诗人初到柳州的心境。他本以为在永州苦等十年的诏返能让自己再展宏图,却未料到被贬至更远离中原的南荒之地。“趣绝”“孤城”“千万峰”意象,反映其敏锐的心理感受,身处荒山远岭,即便身为地方刺史,也如被抛弃,“空斋不语坐高舂”中一“空”、一“不语”,直白地道出孤独之况。颔联“印文生绿经旬合,砚匣留尘尽日封”,描绘出官事冷清的景象。在荒州为官,百无聊赖,官印长时间不用而生绿霉,砚盒久不磨墨被尘土覆盖,尽显寂寞难耐。同时,这也暗示了环境的险恶,诗人虽未明言,但读者可从中感受到那种压抑和不安。颈联“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诗人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色。遥望韶州的梅岭,如藏在烟雾中的翡翠,近看柳州秋日的河水,偶尔可见怪鱼鰅鳙浮出水面。“藏”“露”二字,不仅描绘出景色的虚无缥缈,更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无望和忧惧,眼前的风景恰似他内心迷茫与惆怅的写照。尾联“丈人本自忘机事,为想年来憔悴容”,诗人寄情于远方的丈人,希望得到关心理解。他深知丈人是清心寡欲、忘却机巧权变的高士,而自己却无法像丈人那般优游自适。言外之意是孤独与苍凉之感溢于言表,既表达了对丈人的思念,也倾诉了自己在困境中的痛苦与无奈。
3. 作品点评
此诗以孤寂心绪开篇,中段铺陈具体情境,尾联以“憔悴容”点睛收束,形成首尾呼应的圆融结构。柳宗元柳州时期所作七律虽数量不多,然皆蕴含凄楚哀婉之情,艺术表现更臻精妙绝伦。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起笔点出寂寥情怀,继而展开细腻的场景描摹,最终以“憔悴容”三字统摄全诗意境,章法严谨而浑然天成。
# 此子厚自言在越而思丈人,坐高舂而不语也。印不用而文没,砚不磨而尘封,其宦况何寂寞耶!烟藏翡翠,水露鳙鰅,梅岭桂江之萧寂可见。余也身遭放逐,憔悴已甚,若丈人之机械尽忘,优游自适,当想予憔悴之容也。
清钱谦益、何焯《唐诗鼓吹评注》
# 朱东岩曰:五、六言韶之瘴疠不减于柳;若丈人之机事尽忘,亦如予之兀坐无事,憔悴不堪也。言下有同病相怜之意。
清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
# 柳五言诗犹能强自排遣,七言则满纸涕泪。如“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梅岭寒烟藏翡翠,桂江秋水露鰅鳙”……只就此写景,已不可堪,不待读其“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矣。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何义门:五、六自比,空喻文彩不得飞跃也。纪昀:“梅岭”二句指周一边说,然突入觉无头绪,又领不起第七句,殊不妥适。传颂口熟不觉耳。
近现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下一篇:唐·邵大震《九日登玄武山旅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