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shì
shì
duǎn
chūn
mèng

朝代:宋作者:朱敦儒浏览量:3
shì
shì
duǎn
chūn
mèng
rén
qíng
qiū
yún
jiào
láo
xīn
wàn
shì
yuán
lái
yǒu
mìng
xìng
sān
bēi
jiǔ
hǎo
kuàng
féng
duǒ
huā
xīn
piàn
shí
huān
xiào
qiě
xiāng
qīn
míng
yīn
qíng
wèi
dìng

译文

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经在命中注定的。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逐句剖析

"世事短如春梦":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

# 短:短暂。

"人情薄似秋云":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

# 人情薄:人情淡薄。

"不须计较苦劳心":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

# 计较:算计。

"万事原来有命":万事本来已经在命中注定的。

# 命:命中注定。

"幸遇三杯酒好":今天幸好遇到三杯好酒,

# 酒好:好的美酒。

"况逢一朵花新":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

# 况逢一朵花新: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

"片时欢笑且相亲":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

# 相亲:互相亲爱。,且:姑且,聊且。

"明日阴晴未定":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以清隽之笔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索。词人由“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的生命感悟出发,将人生无常的慨叹引申至对命运轨迹的体认,选择以超然之态放下世俗纷争,转而醉心于“酒好”“花新”的当下之美。这种看似消极的处世态度,实则在及时行乐的表象下,暗涌着对世事变迁的深沉忧愤。词作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般流转无碍,在词律之中融入散文化的疏朗笔调,形成独特的艺术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两宋之交词人,“词俊”

朱敦儒(1081~1159),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洛阳遗民等,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进士,曾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朱敦儒少有词名,获“词俊”之名,早年为“洛中八俊”之一。其词多写隐逸之趣,词风豪放旷逸,清新晓畅;南渡后作品又融入家国之感,慷慨悲歌,风格沉郁苍凉。代表作品有《鹧鸪天·西都作》《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念奴娇·插天翠柳》等。今存词集《樵歌》。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是朱敦儒晚年退隐时所作。作为经历靖康之乱的前朝遗民,他早年颠沛流离于国破家亡之际,空怀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步入晚境后,又遭遇人生重创——权臣秦桧以其子仕途为饵,强征他入朝担任侍读。虽未正式到任,却因此事累及清誉,招致时人讥讽,处境颇为难堪。经此风波,他彻底心灰意冷,选择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此词便作于这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同时也属于抒怀言志类题材。词人通过对世事如梦幻、人情淡薄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历经沧桑后的无奈、超脱等复杂情感,表达出一种对命运的体认和想要及时行乐的思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对往昔经历的忧愤和对现实的不满。

2. 写作手法

比喻:“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将世事比作春梦,形象地写出了世事的短暂易逝;把人情比作秋云,生动地表现出人情的淡薄。

3.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以春梦秋云为喻,道尽人间沧桑。红尘浮世恍若晨梦,转瞬消散,往昔“满楼红袖招”的热闹、“一醉轻王侯”的疏狂、“红烛昏罗帐”的旖旎,皆如昙花一现,了无痕迹。世态人情更似秋日薄云,疏离凉薄。朱敦儒晚年失势后,一度如惊弓之鸟般狼狈奔走,此等境遇正是对人情冷暖的真切注解。他将世事无常归于天命:“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认为俗务何须挂怀,命运早有定数。此句尽显其消沉心绪与心灰意冷的人生态度。下阕笔锋一转,“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写词人转而从酒花中寻得慰藉。“幸遇”“况逢”传递出欣悦之情,“酒好”“花新”则以简洁意象勾勒当下的惬意。“三杯”与“一朵”的对仗,既见精巧,又凸显生活中的微小美好。结句“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言眼前欢聚不过片时,明日命运如天气般难测。“阴晴”既指自然气候,亦暗喻人生波折或政治风雨。词人在此收束,留下余韵,让读者在短暂欢娱中,仍能感受到其对未来的隐忧与怅惘。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清新有趣。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或许还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是强作达观而实则颓唐。

4. 作品点评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词风清隽疏朗,字里行间蕴含着闲逸旷达的文人风致。行文自然流畅,似信手拈来却浑然天成,全词如骏马奔坡般一气贯注,毫无滞碍。尤为特别的是,词作大量采用散文化句式,于长短句中见疏朗之致,读来如行云流水,在词的格律中别开生面,形成了自然洒脱、不事雕琢的独特艺术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西江月》二曲,辞浅意深,可以警世之役役于非望之福者。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

# 此即及时行乐之意。

宋何士信《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余》

# 上有居易俟命之识见,下无行险侥幸之心情。

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

# 辞浅意深,真可以儆世者。又:此即及时行乐之意。

明李廷机《草堂诗余评林》

# 言近而指远,不必求其深宛。

明杨慎《草堂诗余》

# 二词一意,是病热中清凉散,毋忽其浅率。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 词虽浅率,正可砭世。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十五

# 如此等词,今日看来不奇,则因后世类此仿作太多(话本小说中尤甚),在当时却是独得新意。

近现代吴世昌《词林新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鸟啼》

下一篇:宋·李公异《北固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