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
·
líng
gōng
huā

朝代:宋作者:丘处机浏览量:3
chūn
yóu
hào
dàng
shì
nián
nián
hán
shí
huā
shí
jié
bái
jǐn
wén
xiāng
làn
màn
shù
qióng
duī
xuě
jìng
chén
chén
guāng
ǎi
ǎi
lěng
jìn
róng
róng
yuè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làn
yín
xiá
zhào
tōng
chè
hún
shè
zhēn
rén
tiān
姿
líng
xiù
shū
gāo
jié
wàn
huà
cēn
shuí
xìn
dào
qún
fāng
tóng
liè
hào
qīng
yīng
xiān
cái
zhuó
luò
xià
nán
fēn
bié
yáo
tái
guī
dòng
tiān
fāng
kàn
qīng
jué

译文

春日畅游,天地间一片生机浩荡,年年此时、恰是寒食节梨花盛开的时节。梨花如素白锦缎般纯净无纹,花香烂漫四溢,树琼枝玉葩,堆叠似皑皑白雪。静夜深沉,梨花在朦胧月色下浮动着轻柔光晕,清冷的月光浸透花海,如溶溶流水般静谧。此刻花海恍若连接人间与天宫,银辉般的霞光遍洒,将天地照得通明透彻。这梨花全然像姑射山的得道真人,天生灵秀姿态,气质舒展而高洁脱俗。万事万物参差不齐,它不与其它事物同列。它兼具浩然清气与清雅英华,仙姿卓绝超凡,在尘世间难以被凡俗分辨其真质。唯有当它回归瑶台仙境,在道家洞天之中,才能真正展现其清绝美艳的本真。

逐句剖析

"春游浩荡":春日畅游,天地间一片生机浩荡,

"是年年、":年年此时、

"寒食梨花时节":恰是寒食节梨花盛开的时节。

#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正是梨花开的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梨花如素白锦缎般纯净无纹,花香烂漫四溢,

# 烂漫:蔓延,弥漫。

"玉树琼葩堆雪":树琼枝玉葩,堆叠似皑皑白雪。

# 琼葩:色泽如玉的花。

"静夜沉沉":静夜深沉,

"浮光霭霭":梨花在朦胧月色下浮动着轻柔光晕,

"冷浸溶溶月":清冷的月光浸透花海,如溶溶流水般静谧。

# 溶溶:明净洁白貌。

"人间天上":此刻花海恍若连接人间与天宫,

"烂银霞照通彻":银辉般的霞光遍洒,将天地照得通明透彻。

"浑似姑射真人":这梨花全然像姑射山的得道真人,

# 姑射真人:道家传说中掌雪之神。《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天姿灵秀":天生灵秀姿态,

"意气舒高洁":气质舒展而高洁脱俗。

# 意气:精神,气色。

"万化参差谁信道":万事万物参差不齐,

# 参差:纷纭繁杂。,万化:万事万物;大自然。化,一作蕊。

"不与群芳同列":它不与其它事物同列。

# 同列:同等地位。

"浩气清英":它兼具浩然清气与清雅英华,

"仙材卓荦":仙姿卓绝超凡,

# 卓荦:超凡出众。

"下土难分别":在尘世间难以被凡俗分辨其真质。

"瑶台归去":唯有当它回归瑶台仙境,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处。

"洞天方看清绝":在道家洞天之中,才能真正展现其清绝美艳的本真。

# 清绝:清雅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俗念·梨花词》是金末元初词人丘处机所写的一首词,将细腻的文学笔触与道家精神相融合。词人以精妙的观察和想象,生动描绘了梨花在特定时节的清雅之态与高洁神韵,写出了梨花纯净、孤傲特质的刻画。作品表面咏物,实则托物言志,借梨花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含蓄地表达了词人追求清净无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将咏物与抒情完美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代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

丘处机(1148~1227),金代道士。一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卒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他与刘处玄、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合称为“全真七子”,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诗作体裁多样,所作绝句含蓄凝练,律诗工稳流畅。其诗风格豪迈飘逸、婉丽清秀。内容以记录修行生活、阐述全真教理为主体,其中咏物、写景与述怀三类作品成就较高。代表作品有《报师恩》《玉炉三涧雪》《月中仙·赏月》《水龙吟·夜晴》等。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咏物题材的词,借寒食时节梨花盛开于静夜月光下的洁白繁盛之景,以及以姑射真人喻梨花的神来之笔,写出了梨花冰清玉洁、不与群芳同列的高洁品性。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梨花比作“白锦”“堆雪”,直观展现其纯净洁白与繁盛之态;以“姑射真人”喻梨花,借神人的灵秀高洁,赋予梨花超凡脱俗的神韵;用“烂银霞”形容月光下梨花的光辉,模糊人间天上界限,凸显其清逸高洁之美。

3. 分段赏析

上片“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词人以“春游浩荡”营造出春日蓬勃、生机盎然的氛围,点明每年的寒食节,便是梨花如期绽放的时节。寒食节在暮春,此时春景已至盛时,万物葱茏,而梨花于这样的时节开放,自带着一种独特的韵致,为后文对梨花的细致描绘奠定了时间背景。“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这两句是对梨花形态与色泽的精妙刻画。词人将梨花比作无纹的白锦,强调其花瓣纯净洁白,毫无瑕疵,且散发着烂漫的香气,展现出梨花盛开时的馥郁芬芳。又以“玉树琼葩堆雪”,把梨花盛开的繁茂之态比作玉树之上堆满了皑皑白雪,“堆”字生动地呈现出花朵层层叠叠、簇拥绽放的景象,突出了梨花的洁白与繁盛,形象真实而鲜明,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那一片如雪的梨花胜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视角一转,描绘出梨花开放的静谧环境。在沉沉的静夜之中,暮霭弥漫,轻柔地笼罩着四周,天地间一片朦胧。而那溶溶的月光,静静地洒下,“冷”字极为巧妙,既烘托出夜晚宁静、微寒的氛围,又与梨花的洁白、清冷相呼应,让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幽冷、澄澈之美。在这样的环境下,梨花在月色中悄然绽放,与周围的夜色融为一体。“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此时,人间与天上仿佛被同一种光芒照亮,月光与梨花相互辉映,皎洁的月色仿佛将人间变成了天上的仙境,又似把天上的银辉倾洒至人间。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由皓月与梨花交织而成的澄澈、明亮的氛围里,分不清哪是人间,哪是天上,给人一种高洁、空灵、脱俗的强烈感受,仿佛置身于超凡的境界之中。下片“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词人运用《庄子・逍遥游》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典故,将梨花比作姑射真人。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气质高洁,词人借此突出梨花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神韵,不仅写出了梨花外在的美丽,更赋予其一种内在的高尚品格,暗喻梨花如同姑射真人般,有着难以言喻的清逸之美与高雅之气。“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词人感慨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然而梨花却独树一帜,不与其他众多花卉为伍。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秉性,不愿在群芳争艳中随波逐流,这种孤高、清高的特质,正是词人所欣赏与推崇的。这里表面写梨花,实则也是词人对自身不随世俗、坚守自我的一种表达。“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进一步强调梨花所蕴含的浩然之气清新俊逸,它资质超凡,如同仙人之材,卓然出众。然而,在凡尘俗世中,人们却难以真正识别、理解它的这种独特与不凡。这也映射出词人自身的境遇,他虽有着超尘拔世的志向与品格,却常常不被世俗之人所赏识。“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结尾两句,词人仿佛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更为超凡的境界。当从尘世回归瑶台仙境,在那清幽的洞天福地之中,才能真正看清梨花的绝美与独特。这既暗示了梨花的超凡脱俗唯有在远离尘世的纯净之地才能被完全领略,也表达了词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咏梨花这一事物,巧妙地寄托了自己超尘拔世的情怀与志向。

4. 作品点评

此词以寒食梨花为引,将梨花的自然之美与道家哲思巧妙融合。全词以道家视角观物,既生动描绘出梨花的形神之美,又通过物我合一的手法,将求道者追求纯粹、清净无为的精神境界寄寓其中,在咏物之中彰显哲思,意象与意境浑然天成,堪称咏物寄志的佳作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丘长春咏梨花“无俗念”云(词略)。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

明学者杨慎《词品》

# 有好事者问丘长春曰:“神仙惜气养真,何故读书史作诗词?”曰:“天上无不识字神仙。”丘有咏梨花“无俗念”词,极清拔。

清学者冯金伯《词话萃编》引《竹坡丛话》

# 咏物词中写得最好而又最为人所传诵的大概是《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香港学者黄兆汉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下一篇:宋·宋祁《假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