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已定":山河已然安定,
"干戈不起":战争不再兴起,
"太平时、":太平之时、
"八方和义":天下四方都和谐融洽。
"斋醮频修":频繁举办斋醮仪式,
"盛答报、":隆重答谢、
"虚空天地":虚空天地的庇佑。
"谢洪恩、":感恩天地、
"暗中慈惠":暗中赐予的洪大恩泽与慈悲惠顾。
"千年一遇":这是千年难遇的机缘,
"神仙出世":神仙出世。
"幸遭逢、":有幸遭逢、
"莫生轻易":切莫等闲视之。
"供养精严":进行供养时要精心严谨,
"但一岁、":期望每一年、
"胜如一岁":都能比上一年更虔诚。
"遇良辰、":遇到美好的时辰、
"大家沉醉":大家都尽情沉醉在感恩之中。
金代道士,道教“全真七子”之一,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
丘处机(1148~1227),金代道士。一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卒后,元世祖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他与刘处玄、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合称为“全真七子”,是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诗作体裁多样,所作绝句含蓄凝练,律诗工稳流畅。其诗风格豪迈飘逸、婉丽清秀。内容以记录修行生活、阐述全真教理为主体,其中咏物、写景与述怀三类作品成就较高。代表作品有《报师恩》《玉炉三涧雪》《月中仙·赏月》《水龙吟·夜晴》等。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磻溪集》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山河已定,干戈不起,太平时、八方和义”,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天下太平的壮阔图景。山河稳固,战争消弭,四方和睦相处,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这种对太平盛世的描写,为后文的斋醮活动做了铺垫,暗示如此太平是难得的福祉。“斋醮频修,盛答报、虚空天地。谢洪恩、暗中慈惠”,点明因为有这来之不易的太平,人们频繁举行斋醮仪式,以此来隆重答谢虚空天地的洪恩和暗中施予的慈惠。此部分明确了斋醮活动的目的,即感恩天地庇佑,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恩之情直白地表达出来,叙事简洁明了,情感真挚。下阕“千年一遇,神仙出世。幸遭逢、莫生轻易”,笔锋一转,强调神仙出世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告诫众人既然有幸遇到,就不要轻视。这里的“神仙出世”既带有道教神秘色彩,也可理解为一种祥瑞的象征,表达了对这一特殊机缘的珍视。“供养精严,但一岁、胜如一岁。遇良辰、大家沉醉”,进一步劝诫人们在斋醮中要精心、严格地进行供养,并且希望每一年都能比上一年更加虔诚。遇到良辰吉日,大家都要全身心地沉浸在感恩的氛围中。此部分将劝诫之意融入对斋醮仪式的要求中,层层递进,深化了对众人在宗教修行和感恩践行上的期许,情感由劝诫转为一种对众人能达成虔诚状态的殷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