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shū
shì
xiè
sān
shè
ré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chūn
qiū
chǔ
guó
西
piān
jìng
chá
jīng
zhōu
tuò
qīng
lín
cháng
绿
cóng
hóng
zuì
qiū
dào
chù
xiǎn
rén
duō
lín
jiāng
shàn
qiú
shì
yán
zhāo
zàn
yín
xiāo
suì
xiū
fēng
míng
shāo
kōng
chéng
xiǎng
è
jiāng
bēng
duàn
àn
liú
yuè
chū
xíng
wén
tiáo
xiào
huā
kāi
niǎo
luàn
gōu
zhōu
huáng
niú
xiá
kǒu
jīng
xīn
suì
bái
jīng
zhōng
mèng
jiù
yóu
céng
shì
luò
yáng
huā
xià
kuā
fēng
xiàng
jūn
xiū

译文

夷陵是春秋时楚国最西的边境地区,在陆羽《茶经》一书中也名列第一。紫色的笋壳,青翠的竹林遮住了阳光,绿色的竹林红色的橘子最适合秋天观赏。夷陵风情民俗,道路险峻,人们运东西多半是肩挑背扛,屋邑临江,从小生长在水边,人人耐水善泅。腊月的市场上,卖的只有鱼盐之类的物品,而且只在早上聚集,很快就散了,然而神庙却很多,祭神的箫鼓声无休无止。风呼呼吼叫,刮得烧山的野火劈啪作响,传到空旷的县城里听起来很清晰,暴雨使江水猛涨,经常使陡峭的江岸崩塌。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做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花朵开放,啼叫的鸟儿发出“钩辀”的鸣声。峡中重崖叠起,最高处好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牛的样子,当时的洛阳在梦中一样。今昔对比,不胜感慨。因为我们曾在繁花似锦的名都洛阳做客,现在我如果向你夸赞夷陵景物是会感到惭愧的。

逐句剖析

"春秋楚国西偏境":夷陵是春秋时楚国最西的边境地区,

"陆羽《茶经》第一州":在陆羽《茶经》一书中也名列第一。

# 陆羽:字鸿渐,唐代竞陵(今湖北天门县)人,著有《茶经》三卷,专门记载讨论茶的产地和品质优劣以及烹茶用水的好坏等。

"紫箨青林长蔽日":紫色的笋壳,青翠的竹林遮住了阳光,

# 紫箨青林:紫色的笋壳,青翠的竹林。

"绿丛红橘最宜秋":绿色的竹林红色的橘子最适合秋天观赏。

# 最宜秋:最适合秋天观赏。

"道涂处险人多负":夷陵风情民俗,道路险峻,人们运东西多半是肩挑背扛,

"邑屋临江俗善泅":屋邑临江,从小生长在水边,人人耐水善泅。

# 邑屋:夷陵城内的房屋。

"腊市渔盐朝暂合":腊月的市场上,卖的只有鱼盐之类的物品,而且只在早上聚集,很快就散了,

# 渔:一作“鱼”

"淫祠箫鼓岁无休":然而神庙却很多,祭神的箫鼓声无休无止。

# 淫祠:到处滥设的神庙。

"风鸣烧入空城响":风呼呼吼叫,刮得烧山的野火劈啪作响,传到空旷的县城里听起来很清晰,

# 风鸣烧入空城响:原校:一本有讼庭画地通人语,邑政观风间俚讴。土俗虽轻人自乐,山川信美客偏愁四句。烧:指燃火烧山备耕。

"雨恶江崩断岸流":暴雨使江水猛涨,经常使陡峭的江岸崩塌。

# 江崩断岸流:即“江流崩断岸”。,雨恶:雨势很猛。

"月出行歌闻调笑":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节拍做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 调笑:当时一种民间曲调的名称。词牌有“调笑令”,当即由此而来。

"花开啼鸟乱钩辀":花朵开放,啼叫的鸟儿发出“钩辀”的鸣声。

# 钩:象声词,鸟鸣声。

"黄牛峡口经新岁":峡中重崖叠起,最高处好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牛的样子,

# 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峡中重崖叠起,最高处好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牛的样子。

"白玉京中梦旧游":当时的洛阳在梦中一样。今昔对比,不胜感慨。

# 白玉京:指当时的西京洛阳。

"曾是洛阳花下客":因为我们曾在繁花似锦的名都洛阳做客,

"欲夸风物向君羞":现在我如果向你夸赞夷陵景物是会感到惭愧的。

# 君:续校:一作“春”,石本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是宋代欧阳修所作的诗。彼时他被贬夷陵,此诗既描绘了夷陵地处楚国西偏、为产茶胜地的地理位置与特产,又以绚丽笔触勾勒出当地山林、橘林等宜人景色,以及道途险峻、江景变幻等自然风貌,同时生动展现了腊市渔盐、祭祀活动等丰富的风俗人情。诗末四句抚今追昔,流露出对旧友的深切怀念。全诗绘景生动,兼及风俗,情景交融,让读者如临其境,也委婉展现出诗人贬谪生活中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纪地寄友诗。诗中介绍了夷陵地处春秋楚国西偏境,是陆羽《茶经》所记的产茶胜地,描绘了当地紫箨蔽日的青林、宜秋的红橘等秀丽景色,以及道途险峻、江崩岸流的自然风貌,还展现了腊市渔盐暂合、祭祀箫鼓不休的风俗画面。同时,在末尾通过抚今思昔,抒发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的开头“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提及“春秋楚国”,借助历史典故,点明夷陵的地理位置曾属于楚国边境,增添了历史厚重感;引用陆羽《茶经》中对夷陵的记载,说明此地在茶方面的独特地位,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对夷陵有更深刻的认知。对比:将夷陵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与诗人回忆中在京城的生活进行对比。诗中着重描绘了夷陵“道涂处险”“江崩断岸”的险峻地势,以及“腊市渔盐”“淫祠箫鼓”的独特民俗,而末尾“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等句,透露出对京城旧游的怀念。通过这种对比,凸显出诗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落差。

3. 分段赏析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开篇点明夷陵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在茶方面的地位,“春秋楚国”赋予其历史厚重感,“陆羽《茶经》”用典,增添文化底蕴,为全诗介绍夷陵特色做铺垫。“紫箨青林长蔽日,绿丛红橘最宜秋”:“紫箨青林”“绿丛红橘”色彩鲜明,视觉感强,“长蔽日”写出山林茂密,“最宜秋”强调红橘与秋季适配,生动展现夷陵秋季宜人景色。“道涂处险人多负,邑屋临江俗善泅”:“处险”“临江”介绍环境特点,“人多负”“俗善泅”体现当地百姓因环境形成的生活技能,反映出独特的风土人情。“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腊市渔盐”描绘集市场景,“朝暂合”说明集市短暂热闹;“淫祠箫鼓”展现祭祀活动,“岁无休”表示活动频繁,凸显当地热闹的民俗氛围。“风鸣烧入空城响,雨恶江崩断岸流”:“风鸣”“雨恶”营造出恶劣氛围,“烧入空城响”“江崩断岸流”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出风雨时夷陵的惊险之景。“月出行歌闻调笑,花开啼鸟乱钩辀”:“月出”“花开”点明美好时刻,“行歌闻调笑”“啼鸟乱钩辀”从听觉展现月夜人们欢乐和鸟儿欢鸣,充满生机。“黄牛峡口经新岁,白玉京中梦旧游”:“黄牛峡口”表明身处夷陵之地,“经新岁”体现时光流逝;“白玉京中梦旧游”则转入对京城旧游的回忆,今昔对比,引出思念之情。“曾是洛阳花下客,欲夸风物向君羞”:“曾是”强调过去在洛阳(可指代京城美好生活),“欲夸风物向君羞”,想向友人夸赞夷陵风物却感到羞愧,委婉表达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境遇的复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风霜》

下一篇:宋·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