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梨千叶爱者谁":那有着层层叠叠、繁多叶片的红梨树,喜爱它的人是谁呢,
"白发郎官心好奇":峡州知州白发郎官最喜爱。
# 郎官:汉代称郎中、侍郎为“郎官”。唐以后称“郎中员外”,亦泛指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欧阳修曾官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故自称。
"徘徊绕树不忍折":在树的周围来回地走,舍不得将树枝折下来,
"一日千匝看无时":一日千历无时不观赏。
"夷陵寂寞千山里":夷陵处在那荒僻冷清的群山之中,
# 夷陵: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
"地远气偏时节异":此地偏远,这么美丽的树很少人去光顾。
"愁烟苦雾少芳菲":笼罩在烟雾之中而愁闷苦恼,
# 愁烟苦雾:为全都笼罩在烟雾之中而愁闷苦恼。
"野卉蛮花斗红紫":各种野花争相开发。
# 野卉蛮花:泛指各种野花。
"可怜此树生此处":可怜生长在此地的树,
"高枝绝艳无人顾":高高的枝头绝等艳美却无人关顾。
# 顾:看,引申谓光临观赏。,绝艳:形容绝等艳美。绝,一作红。
"春风吹落复吹开":致使红梨树花开花落,
"山鸟飞来自飞去":山鸟飞来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红梨树根盘绕交错,树干苍老,不知已经历了多少个春天,
"真赏今才遇使君":才遇到真正能观赏它的朱知州。
# 使君:泛指州郡长官。
"风轻绛雪樽前舞":红梨花在缝雪堂酒樽前飘飘飞舞,
"日暖繁香露下闻":在阳光温暖的日子里,浓郁的花香在露水降下时也能闻到。
"从来奇物产天涯":从来奇物生长在天涯海角,
"安得移根植帝家":怎么能把它的根移植到京城去呢。
# 帝家:此指帝王的园囿。
"犹胜张骞为汉使":它胜过张赛当汉朝的外交使官时,
# 张骞:西汉时人,曾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犹胜:旧注:石本作共笑。
"辛勤西域徙榴花":从西域来的石榴花。
# 榴花:此代指石榴。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以“爱者谁”来询问,仿佛红梨花是有情感、被人关注的对象,赋予了红梨花一种被欣赏、被喜爱的“人”的特质。同时,“心好奇”将白发郎官对红梨花的好奇心理拟人化,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红梨花的独特情感,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情感色彩。对比:“犹记倚栏风雨后,忽惊如雪满枝新”,将风雨后的红梨花与之前的状态进行对比,风雨前红梨花可能是娇艳繁茂的,而风雨后却如雪花般洁白满枝,突出了红梨花在经历风雨后的独特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2. 分段赏析
开头四句“红梨千叶爱者谁,白发郎官心好奇。徘徊绕树不忍折,一日千匝看无时”,自问自答引出对花的喜爱。白发郎官即作者,以围着树徘徊、不忍折枝和无数次观赏,体现爱花之深。“夷陵寂寞千山里”到“真赏今才遇使君”共十句,描写千叶红梨生长在偏远的夷陵,此地气候异常,环境恶劣,花虽美丽却无人问津,只有春风山鸟相伴。作者借花的遭遇,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慨。最后六句“风轻绛雪樽前舞,日暖繁香露下闻。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描绘花在风中如绛雪飘舞,散发浓郁香气,赞美其美丽。同时认为奇物生于天涯有独特情趣,胜过石榴被从西域移植,表达了对自然天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