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不到十年间":距离上次来到伊川已近十年时间,
# 十年间:仁宗天圣年间,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作者自上次离开洛阳到这次再去洛阳,相隔十年。,伊川:此亦代指西京洛阳。
"鱼鸟今应怪我还":如今鱼和鸟想必会对我归来感到奇怪。
# 怪我:一作我自。怪:责怨。
"浪得浮名销壮节":白白获得一些虚名,消磨了壮年时的气节,
# 壮节:壮烈的节操。,销:减耗。,浮名:虚名。,浪:徒然。
"羞将白发见青山":惭愧以满头白发去面对青葱的青山。
# 见:一作对。,将:拿。一作看。
"野花向客开如笑":野花朝着客人开放,好像在欢笑,
# 野花向客开如:一作异花向我情犹。
"芳草留人意自闲":芳草似乎有意挽留行人,显得悠闲自在。
# 闲:闲适,无世俗功名之意愿。,意:心绪,作者以拟人手法写芳草。
"却到谢公题壁处":来到曾经谢公题壁的地方,
# 处:指当年与谢绛等同游之处。,题壁:在壁上题诗留字。,谢公:即谢灵运,南朝宋代人。此人博览群书,善书画,酷爱游览名山名水,以厌恶仕途功名归向自然闻名于后人。,却到:指当年与谢绛等同游之处。一作行至。
"向风清泪独潺潺":面对清风,独自流下潺潺的泪水。
# 潺潺:水流的样子,此处指泪水流下的样子。,向风清泪独:一作临风清泪落。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开篇点明时隔十年再次来到伊川。“鱼鸟今应怪我还”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鱼和鸟以人的思维。在诗人想象中,鱼鸟会对他的归来感到诧异。此句妙在不从自身角度直接诉说久别重返的感受,而是借鱼鸟反应侧面烘托,生动地传达出诗人重回旧地时既熟悉又陌生的怅惘情绪,为全诗奠定了复杂的情感基调。颔联:这两句直抒胸臆,是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浪得浮名”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所获名声空洞无物,“销壮节”则叹息曾经的壮志豪情已在岁月中逐渐消磨。“羞将白发见青山”中,“白发”象征着时光流逝带来的衰老,“青山”常被视为自然永恒的象征。诗人自觉一事无成,满头白发,无颜面对永恒的青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伤感。颈联:此联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野花向客开如笑”,野花仿佛知晓诗人到来,绽放出灿烂笑容,赋予野花活泼、亲切的姿态;“芳草留人意自闲”,萋萋芳草似乎有意挽留行人,展现出闲适悠然之态。这两句以乐景写哀情,野花、芳草的欢快闲适与诗人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使其壮志难酬的悲哀在美好景色的映衬下更加深沉。尾联:诗人行至谢公曾经题壁的地方,“谢公”此处或为引发诗人感慨的历史人物。面对古人遗迹,诗人触景生情。“向风清泪独潺潺”,在清风中,诗人独自落泪,泪水潺潺而下。这一细节将诗人内心长久以来积压的感怀、惆怅推向高潮,体现出诗人对往昔岁月、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以及面对历史沧桑、个人失意时的无尽伤感。
上一篇:宋·喻良能《雨馀》
下一篇:宋·王安石《题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