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下水长流":紫金山下的江水长久地流淌,
"尝记当年此共游":曾记得当年在这里一同游玩。
"今夜南风吹客梦":今夜的南风吹拂着游子的梦境,
"清淮明月照孤舟":清澈的淮河上明月照耀着孤独的小船。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的前两句回忆当年与妻子在此地共游的情景,充满温馨与美好;后两句则写如今自己在旅途中,今夜唯有南风吹梦,明月照着孤舟,往昔的两人共游与当下的孤身一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旅途的孤寂以及对妻子的思念。借景抒情:“清淮明月照孤舟”一句,描绘了清澈的淮河上明月照着孤舟的景象,诗人将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融入这清冷的月色与孤舟之景中,借景传达出内心的愁绪和对家中妻子的牵挂。虚实结合:“尝记当年此共游”是虚写,回忆过去和妻子同游的场景;“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是实写,描述当下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虚实相生,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更深刻地展现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行次寿州寄内》前两句“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开篇即描绘出紫金山下流水潺潺的景象。“长流”二字,不仅写出了水流的悠长,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此句从景物入手,通过对当年共游之地的回忆,勾起了诗人对往昔与妻子同游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尝记”二字直接点明回忆,语言质朴自然,却饱含深情。后两句“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南风”“明月”“孤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吹客梦”巧妙地将无形的梦具象化,仿佛南风真的能吹动诗人的梦境,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而“清淮明月照孤舟”一句,通过明月照在孤舟之上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独自漂泊的孤独之感。此时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以及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融入到这清幽的夜景之中,情与景高度融合,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