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zāo
mí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tián
jiā
zhǒng
nuò
guān
niàng
jiǔ
què
qiū
háo
shēng
dǒu
jiǔ
qián
zāo
jīng
nián
duī
xiǔ
jiǔ
pēi
chán
zhuó
fèi
tāng
dōng
fēng
lái
chuī
jiǔ
wèng
xiāng
lěi
lěi
yīng
píng
wéi
kǒng
cháng
guān
wèi
nóng
𬪩
cūn
jiǔ
báo
yǐn
guān
jiǔ
chéng
jiàn
tián
zhōng
zhǒng
nuò
rén
zhōu
dōng
chūn
hái
lái
jiù
guān
mǎi
zāo
shí
guān
sàn
zāo
wéi
jiē
guān
zhě
zhí
chēng
zhǎng
mín
shí
cán
gēng
suǒ
xué
rén
rén
dāng
yǎng
rén
shì
yán
wén
shī
shàng
néng
kuān
guó
zhī
xià
néng
bǎo
ěr
zhī
yǐn
jiǔ
ěr
shí
zāo
ěr
suī
yóu
táo

译文

农民辛苦种糯稻,官府把酒酿造,垄断卖酒,与民争利至分毫。卖酒得钱,酒糟成为废弃物,大屋子常年堆积,渐渐烂掉。刚酿的酒,有如沸汤嘶嘶作响,东风吹来,酒瓮散发出芳香。酒坛酒瓶,重重叠叠到处都是,香气诱人,唯恐不能开盖尝一尝。官酒味浓,村酒淡薄,天天有官酒喝当然快乐。哪里知道种植糯谷的人,锅里无粥,日子怎么过?还得向官府买糟当饭吃,官吏卖糟,还认为是为民造福。可叹那为官作宦的人,被称为万民之长。他们的吃穿,不靠自已养蚕种桑,仁与义是他们学习的治国之方。仁,应让百姓能够活命,义,应该让百姓享受安康。手握权柄可行使政令,还可以向皇上反映情况。可他们上不能使国家富强,下不能使百姓免遭饥荒。我在这里喝酒,你在那里吃糟,即使你不谴责我,自我谴责萦心上。

逐句剖析

"田家种糯官酿酒":农民辛苦种糯稻,官府把酒酿造,

# 糯:即糯稻。是酿米酒的好原料。

"榷利秋毫升与斗":垄断卖酒,与民争利至分毫。

#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这里比喻极微薄的利。,榷利:指官方酿酒专卖取利。《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时官方酿酒卖酒,各州各乡设酒务。偏僻之地或许民酿,但须纳税。

"酒沽得钱糟弃物":卖酒得钱,酒糟成为废弃物,

# 弃物:一作不弃。,糟:酒糟。,沽:卖酒。

"大屋经年堆欲朽":大屋子常年堆积,渐渐烂掉。

"酒醅瀺灂如沸汤":刚酿的酒,有如沸汤嘶嘶作响,

# 沸汤:开水。,瀺灂:水声。这里指滤酒的声音。,酒醅:已经酿成但尚未过滤的酒。

"东风来吹酒瓮香":东风吹来,酒瓮散发出芳香。

"累累罂与瓶":酒坛酒瓶,重重叠叠到处都是,

# 罂:小口大腹的盛酒器。,累累:形容很多的样子。

"惟恐不得尝":香气诱人,唯恐不能开盖尝一尝。

"官沽味𬪩村酒薄":官酒味浓,村酒淡薄,

# 醲:酒味醇厚。,官沽:官家卖的酒。

"日饮官酒诚可乐":天天有官酒喝当然快乐。

"不见田中种糯人":哪里知道种植糯谷的人,

"釜无糜粥度冬春":锅里无粥,日子怎么过?

# 糜:即粥。,釜:一种锅。

"还来就官买糟食":还得向官府买糟当饭吃,

# 就:向。

"官吏散糟以为德":官吏卖糟,还认为是为民造福。

# 德:恩德。

"嗟彼官吏者":可叹那为官作宦的人,

"其职称长民":被称为万民之长。

# 长民:为民之上。,称:号称。

"衣食不蚕耕":他们的吃穿,不靠自已养蚕种桑,

"所学义与仁":仁与义是他们学习的治国之方。

"仁当养人义适宜":仁,应让百姓能够活命,义,应该让百姓享受安康。

# 适宜:行事正当。适:一作识。,养人:指爱人。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

"言可闻达力可施":手握权柄可行使政令,还可以向皇上反映情况。

# 力:能力,魄力。,闻达:使上面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

"上不能宽国之利":可他们上不能使国家富强,

# 上不能宽国之利:“上不能”二句:上不能扩大国家的利益,下不能使老百姓吃饱肚皮。宽:开拓。利:财利。

"下不能饱尔之饥":下不能使百姓免遭饥荒。

# 尔:一作民。

"我饮酒":我在这里喝酒,

# 我:我们。泛指官吏。因作者是官吏的一员,故用第一人称。

"尔食糟":你在那里吃糟,

"尔虽不我责":即使你不谴责我,

# 不我责:不责备我们。

"我责何由逃":自我谴责萦心上。

# 我责何由逃:我们的罪责是没有理由可以逃脱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食糟民》是北宋诗人欧阳修所题写的一首诗作。此诗用冷峻的写实笔法,生动地呈现出诗人对那些鱼肉百姓、贪婪腐败官吏的强烈愤慨,同时饱含着对生活在困苦之中百姓的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中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景象,深刻反映出社会的不公与民生的艰难。本诗句法极尽变化,所抒发的感慨以议论为诗,而不露痕迹,可谓开宋诗新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食糟民》作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欧阳修肩负使命巡视河东路,发现该处官府竟将已然变质的酒强行配售给民户,要清醋价钱,他对这种做法十分愤慨,曾上书朝廷请求明令,坚决制止这等损害百姓利益的恶劣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食糟民》是北宋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诗作。此诗描绘了官府不良行径及百姓食糟的困苦生活,借此表达对腐败官吏的痛恨。彰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体恤,同时体现出其不与世俗同流、傲立超群的高尚人格。

2. 写作手法

对比:此诗开头至“官吏散糟以为德”写官民生活的对比。直接抒情:“嗟彼官吏者”八句,义正词严地对官吏不耕而食、离弃仁义、上不能为国谋利、下不能为民造福的行为严加痛责,直接抒发了对腐败官吏的痛恨和对百姓的同情体恤之情。

3. 分段赏析

《食糟民》开篇至“官吏散糟以为德”写官民生活的对比。作者用冷峻的写实笔法,一方面揭示官府既借酿酒专卖取利,又终日饮酒作乐,另一方面描绘了种田百姓连基本粮食都匮乏,无奈买糟食糊口的艰难处境。两相对比,官府只知盘剥百姓,腐败享乐的无“德”,百姓遭遇的悲惨表露无遗。“嗟彼官吏者”八句对官吏虽为民之上却不耕而食、离弃仁义、上不能为国谋利、下不能为民造福的行为严加痛责,义正词严,对腐败官吏的痛恨、对百姓的同情体恤之情跃然纸上。结尾四句,诗人表明包括自己在内的封建官吏应对百姓悲惨遭遇负责,这是对不良官吏的警示,也体现其不随世俗、傲然独立的品格与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朱朝议移法云兰》

下一篇:宋·王安石《送吴显道五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