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妆真态":洗却胭脂铅粉,
# 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
"不在铅华御":自有天然态度。
# 铅华御:用脂粉化妆。铅华:脂粉。华:一作花。御:用。此处作涂抹、修饰讲。
"竹外一枝斜":一枝疏梅斜出竹外,
# 竹外一枝斜: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阁,竹外一枝斜更好。”
"想佳人":有如佳人绝代,
"天寒日暮":天寒日暮独倚修竹。
# 天寒日暮: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黄昏小院":黄昏院落,
"无处著清香":幽芳都无人赏,
# 无处著清香:意谓无人欣赏。
"风细细":风细细,
# 风细细:“风细细”三句:意谓在风雪之中江边的梅花更没有人来挹其清香。
"雪垂垂":雪垂垂,
"何况江头路":更冷落了江头梅树芬香。
"月边疏影":月下疏影多么清雅,
"梦到销魂处":梦中却禁不住心神惆怅。
# 销:一作“消”。
"结子欲黄时":待到梅子欲黄时节,
# 结子:一作“梅子”。
"又须作":又该是,
"廉纤细雨":阴雨连绵令人断肠。
# 廉纤:细微,纤细,形容连绵不绝。韩愈《晚雨》诗:“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问蚯蚓鸣。”
"孤芳一世":梅花一世孤芳自赏,
"供断有情愁":让有情人愁闷悲伤,
# 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
"消瘦损":瘦损异常,
# 消瘦损:一作销瘦却。
"东阳也":沈约般,
# 东阳:指南朝梁曾任东阳太守的沈约。因不得志瘦损之事,此处喻作者自己。
"试问花知否":可知道为了你?
北宋词人
曹组(?~?),北宋词人。初字彦章,后字符宠,一作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许昌)人。宣和三年特命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换武阶,任阁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曹组性滑稽。政和年间,他以谐谑词闻名都下,时人称之“滑稽无赖之魁”。其现存词中,滑稽调笑者甚少,而多咏吟闲情小景、抒发羁旅情怀,造语新雅工稳。代表作品有《寒食辇下》《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婆罗门引·望月》等。著有《箕颍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梅词,全词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与赞美,抒发了词人自身的抑郁情怀和高洁品格。
2. 写作手法
拟人:“洗妆真态,不假铅华御”,将梅花比作不施粉黛、天生丽质的女子,以“洗妆”“不假铅华”等拟人化表述,凸显梅花天然去雕饰的纯净与高洁,赋予其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暗喻词人对质朴、本真品格的追求。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起句“洗妆真态,不在铅华御”,开宗明义直写梅花本真姿态,摒弃铺排衬托之法。诚如俞陛云先生所言,此词妙处恰在于不借堆砌辞藻摹形绘色,亦不依靠譬喻烘托渲染,而是以空灵之笔勾勒梅韵。紧接着,“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一句,巧妙化用苏轼“竹外一枝斜更好”与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诗句,将梅花与清雅佳人相联,赋予其幽韵逸致。继而描绘黄昏院落,清风拂过,暗香浮动,细雪纷飞,一幅清幽的梅风雪景图徐徐铺展,与梅花高洁之姿相得益彰。李攀龙于《草堂诗余集》中赞叹,梅花如以白玉为骨、冰雪为魂,在暮色中独立,即便以国色天香的佳人相比,其幽远意趣亦毫不逊色。下片转入抒情,词人借月下“疏影”、迷离“梦魂”、绵绵“细雨”,层层渲染出沉郁压抑的氛围,含蓄地抒发了自身的惆怅心绪。结句处,词人自比南朝宋大臣沈约——这位兼具文学家、史学家身份,却因遭萧衍猜忌,最终抑郁而亡的人物。词人将自身与梅花、沈约相融合,喟叹自己“孤芳一世”,唯有梅花知其心志,遂以问花作结,笔调灵动而余韵悠长。沈飞际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价此词“微思远致”,相较于刻意雕琢、生硬扣题之作,更显清俊超脱,意境卓然。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清丽委婉之笔,融细腻笔触于字里行间,咏叹梅花以清芳为骨的傲然风姿。词人既借梅抒怀,寄寓对其高洁品格的由衷赞赏,又在暗香疏影间,含蓄吐露期待被赏识、获重用的殷切心声,物我交感间尽显婉转深致之情。
# 微思远致,愧黏题装饰者,结句自清俊脱尘。
宋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上一篇:宋·司马光《谏院题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