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檐飞峻":层层叠叠的屋檐高耸入云,
"丽采横空":绚丽的色彩横亘天空,
"繁华壮观都城":都城繁华壮丽无比。
"云母屏开八面":云母屏风向四面展开,
"人在青冥":人仿佛站在青天之上。
"凭阑瑞烟深处":倚着栏杆望向瑞烟深处,
"望皇居、":隐约可见皇家居所、
"遥识蓬瀛":宛如蓬莱仙境。
"回环阁道":回环的阁道上,
"五花相斗":五彩旗帜争相辉映,
"压尽旗亭":压过了所有亭台楼阁。
"歌酒长春不夜":歌舞饮酒整日不停,
"金翠照罗绮":金银珠宝映照华服,
"笑语盈盈":处处是欢声笑语。
"陆海人山辐輳":各地人流如潮水般汇聚,
"万国欢声":万国传来欢呼之声。
"登临四时总好":四季登临景色皆美,
"况花朝、":更何况花朝月夜、
"月白风清":清风徐来。
"丰年乐":丰收之年人人欢乐,
"岁熙熙、":岁岁太平盛世、
"且醉太平":且尽情沉醉这太平景象。
北宋词人
曹组(?~?),北宋词人。初字彦章,后字符宠,一作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许昌)人。宣和三年特命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换武阶,任阁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曹组性滑稽。政和年间,他以谐谑词闻名都下,时人称之“滑稽无赖之魁”。其现存词中,滑稽调笑者甚少,而多咏吟闲情小景、抒发羁旅情怀,造语新雅工稳。代表作品有《寒食辇下》《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婆罗门引·望月》等。著有《箕颍集》。
1. 分段赏析
“重檐飞峻,丽彩横空,繁华壮观都城”:开篇三句是对都城的全景式描绘。“重檐飞峻”刻画了建筑的宏伟,重重叠叠的屋檐高耸险峻,展现出建筑工艺的精湛与气势的不凡;“丽彩横空”描绘出都城色彩斑斓,绚丽的色彩仿佛横亘在空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繁华壮观都城”则直接点明主旨,强调都城的繁华与壮观,让读者对北宋都城的盛景有了初步的印象。“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都城的建筑比喻成云母屏风,“屏开八面”形象地写出了建筑的开阔与通透,仿佛人置身于仙境之中,“人在青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灵、高远的感觉,让人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凭栏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凭栏”表明词人的观景姿态,在瑞烟缭绕的深处,词人凭栏远望,视线落在皇居之上。“遥识蓬瀛”将皇居比作蓬莱、瀛洲等仙境,既突出了皇居的华丽与神秘,也暗示了都城的繁华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向往。“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回环阁道”描绘出楼阁之间通道曲折回环的样子,体现出建筑布局的精巧;“五花相斗”通过对楼阁装饰的细致描写,展现出其华丽程度,各种色彩和图案相互交织,仿佛在相互争艳;“压尽旗亭”则将都城的楼阁与普通的市楼进行对比,突出了都城建筑的宏伟壮观,以及其在城市中的显赫地位。“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这三句描写了都城夜晚的热闹景象。“歌酒长春不夜”写出了歌舞升平、美酒飘香的欢乐氛围,仿佛这里永远是春天,没有夜晚的黑暗与寂静;“金翠照罗绮”描绘出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身上的金饰和翠玉闪闪发光,与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展现出生活的奢华;“笑语盈盈”则通过对人们欢声笑语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欢乐祥和的气氛,让人感受到都城中人们的幸福生活。“陆海人山辐辏,万国欢声”:“陆海人山辐辏”形容都城人口众多,像山一样聚集在一起,“陆海”一词强调了其繁华程度,如同陆地和海洋般广阔丰富;“万国欢声”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写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一片欢声笑语,展现出都城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包容与繁荣,以及在当时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登临四时总好”表明词人认为无论在哪个季节登上高处,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强调了都城景色的四季宜人;“况花朝、月白风清”则进一步指出,在花朝节这样美好的时节,加上明月洁白、微风清爽的夜晚,景色更是美不胜收。花朝节的热闹与自然景色的清幽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结尾三句总结全词,“丰年乐”直接点明了丰收之年人们的喜悦心情;“岁熙熙”描绘出整个社会都呈现出繁荣、和谐的景象;“且醉太平”则表达了词人对太平盛世的陶醉与享受,希望这种美好的时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也体现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上一篇:宋·王安国《减字木兰花·春情》
下一篇:宋·可旻《渔家傲·毛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