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àn
·
·
shān
jǐn
shù
míng
qiū

朝代:宋作者:曹组浏览量:3
shān
jǐn
shù
míng
qiū
zhuǎn
dǒu
yǒu
rén
jiā
lín
shuǐ
zhú
máo
shè
jiǔ
shā
àn
chéng
cūn
shì
liáng
zhǐ
kǒng
xiāng
xīn
fèng
lóu
yuǎn
huí
tóu
màn
níng
chù
jīn
xiāo
guǎn
shēng
zhēng
yàn
bàn
chuāng
cán
yuè
zǒng
shì
rén
lèi

译文

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山路突然转陡,让人怀疑到了尽头。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竹篱茅屋,酒旗沙岸,形成了一簇村市。只恐凄凉的思乡之情升起。凤楼渺远,回首空自望。今晚将会宿在哪座孤馆中呢?秋雁一声长鸣,残月映照半窗。总是离人的眼泪。

逐句剖析

"碧山锦树明秋霁":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

#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锦树:指被秋霜染红的树木。

"路转陡":山路突然转陡,

"疑无地":让人怀疑到了尽头。

"忽有人家临曲水":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

"竹篱茅舍":竹篱茅屋,

"酒旗沙岸":酒旗沙岸,

"一簇成村市":形成了一簇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只恐凄凉的思乡之情升起。

"凤楼远、":凤楼渺远,

# 凤楼:妇女的居处,这里代指家中的妻子。

"回头谩凝睇":回首空自望。

# 凝睇:凝视,注视。,谩:徒然、空自。

"何处今宵孤馆里":今晚将会宿在哪座孤馆中呢?

"一声征雁":秋雁一声长鸣,

# 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半窗残月":残月映照半窗。

"总是离人泪":总是离人的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是北宋词人曹组的一首羁旅怀乡词。此词上阕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明丽的秋山行旅图:碧峰如洗,霜林尽染,行旅者踏着落叶寒溪迤逦而来。其中“何处今宵孤馆里”一问,巧妙转入下阕的抒情。下阕通过“回首乡关”的怅望、“残灯拥衾无寐”的孤寂、“顿成间阻”的无奈等层层递进的意象,将游子思乡的愁绪渲染得淋漓尽致。全词语言质朴自然而不失凝练,结构跌宕有致,情景交融处尤见匠心,充分展现了北宋婉约词含蓄深婉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曹组(?~?),北宋词人。初字彦章,后字符宠,一作元宠,颍昌阳翟(今河南许昌)人。宣和三年特命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换武阶,任阁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曹组性滑稽。政和年间,他以谐谑词闻名都下,时人称之“滑稽无赖之魁”。其现存词中,滑稽调笑者甚少,而多咏吟闲情小景、抒发羁旅情怀,造语新雅工稳。代表作品有《寒食辇下》《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婆罗门引·望月》等。著有《箕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其艺术风格与情感内涵来看,当属曹组词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品。王灼《碧鸡漫志》称曹组“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他的词学柳永,以抒写旅愁乡思、歌颂京都繁华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全词语言质朴自然却意境深远,行文跌宕曲折,将天涯漂泊的孤寂与思而不得的怅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北宋婉约词含蓄深婉的艺术特色。

2. 分段赏析

首句“碧山锦树明秋霁”以明快笔调开篇,“碧”与“锦”的鲜亮色彩、“霁”的澄澈意境,共同构建出秋日雨后的清丽画卷,却暗含以乐景写哀情的伏笔。紧接着“路转陡,疑无地”六字陡转,用山路的曲折隐喻人生境遇的起伏,一个“疑”字精准捕捉了旅人彷徨的心理状态。“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多么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它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忽”字点出意外之喜,而“竹篱茅舍”的质朴、“酒旗沙岸”的烟火气,层层递进地唤醒游子的乡愁。这种由惊讶到温暖再到怅惘的微妙心理变化,尽在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写中。下片“凄凉只恐乡心起”堪称词眼,“只恐”二字尤见功力——既想压制乡思,又深知其不可避免,这种矛盾心理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中,“谩”字写尽徒劳凝望的无奈,与上片“忽见人家”的惊喜形成戏剧性反差。结尾“何处今宵孤馆里”四句转入想象之境:以“一声征雁”的听觉意象起兴,继以“半窗残月”的视觉画面,最终凝聚成“离人泪”的情感爆发。其中“一声”与“半窗”的量词运用精妙,既写景致之残缺,更喻心境之破碎。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上片看似纯然写景,实则处处暗藏行旅者的情感投射。词人巧妙地将主观情思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明丽的秋色背后已悄然埋下情感转折的伏笔。过片处承转自然天成,如行云流水般将上片的景语自然导入下片的抒情,而情感脉络始终一脉贯通。全词笔法跌宕多姿,时而实写眼前之景,时而虚写心中之情,虚实相生间极尽铺陈点染之妙。结尾处笔势盘旋而上,复与开篇遥相呼应,使全篇气韵流动,余味绵长,堪称情韵兼胜的绝妙好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因为身在异乡,心中满怀乡愁,所以不管看见如世外桃源一般安宁的村落,还是在旅舍里看月,听闻雁鸣,都能触动思念。“离人泪”三字,虽是直抒感情,却因前文的层层铺垫,而显得意味深厚;且将上片的景物描写都收束在此句之中,使文脉紧密联结。通观全词,直白里见曲折,曲折里又见真挚,景与情回环共生,浑然一体,不失为一首写乡情的佳作。

不详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默

# 全词结构谨严,上片写旅途之景,下片写途中之情。由赏景开头,层层推进,波澜起伏,引入入胜。特别是以上片之乐景烘托下片之哀情,使哀情显得更加深重。这种对比反衬手法收到如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从而“一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语言清新明净,毫无雕饰,更有助于抒情的真挚亲切,语浅情深,格外感人。

不详四川省诗词学会理事郑临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镃《寒食》

下一篇:宋·黄月湖《秋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