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赁宅住闲坊":年年租赁住宅住在安静的坊里,
"也作幽斋著道装":也把它布置成清幽的书斋,自己身着道装。
# 著:一作着。
"守静便为生白室":恪守清静便如庄子所言“虚室生白”,
"著书兼是草玄堂":著书立说如同扬雄草写《太玄》的玄亭。
"屏山独卧千峰雪":独卧屏山眼前尽览千峰皑皑白雪,
"御札时开一炷香":时常打开御赐文书,燃起一炷香。
"莫笑未归田里去":不要嘲笑我还没有归返田园,
"宦途机巧尽能忘":官场的机巧心思我已经全部能忘却。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年年赁宅住闲坊,也作幽斋著道装”,诗人开篇点明自己年年在坊中赁宅居住,并将其布置为幽斋,身着道装,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守静便为生白室,著书兼是草玄堂”,运用典故,将书斋比作生白室和草玄堂,体现诗人通过守静追求心灵纯净以及著书立说的志趣,深化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境界。颈联“屏山独卧千峰雪,御札时开一炷香”,描绘出一幅宁静悠然的画面,诗人独自卧对屏山雪景,又时常打开御札并燃香,从视觉和嗅觉角度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进一步表达诗人对书斋生活的喜爱。尾联“莫笑未归田里去,宦途机巧尽能忘”,诗人回应可能的外界质疑,强调自己虽未归田,但已忘却官场机巧,将诗歌的主题升华,突出诗人超脱官场、坚守内心宁静的心境。
下一篇:宋·晁说之《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