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匀开似赤城":满院子芍药盛开,红艳如赤城山,
"帝乡齐点上元灯":京城各处点燃上元节的灯火。
"感伤纶阁多情客":身居翰林的多情文人感伤时光,
"珍重维扬好事僧":扬州的僧人却珍重地供奉此花。
"酌处酒杯深蘸甲":举杯饮酒时,酒液几乎浸透指甲,
"折来花朵细含棱":折下花朵细看,花瓣边缘棱角分明。
"老郎为郡辜朝寄":我这个老太守辜负了朝廷的托付,
"除却吟诗百不能":除了写诗,其他事情都做不好。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芍药花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芍药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花酌酒的场景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展现了诗人在觥筹交错之间的暗自神伤,回忆起自己身世的起伏波折。而“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则表达了诗人在宦海失落之后,只能以吟诗来聊慰望岁之心的无可奈何。
2. 分段赏析
首联:“满院匀开似赤城,帝乡齐点上元灯。”诗人描绘了芍药花盛开的景象,满院的芍药花均匀地开放,如同赤城山的美景。帝乡的芍药花如同上元节的花灯一样绚烂,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颔联:“感伤纶阁多情客,珍重维扬好事僧。”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在纶阁中多情的客人的感伤,同时也珍重那些在维扬(扬州)做好事的僧人。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人物的情感。颈联:“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朵细含棱。”诗人描绘了饮酒时酒杯深蘸甲的情景,以及折来芍药花时花朵细含棱的细节。这两句通过对酒杯和花朵的描写,突出了芍药花的美丽和精致。尾联:“老郎为郡辜朝寄,除却吟诗百不能。”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作为老郎为郡的无奈,除了吟诗之外,其他事情都做不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上一篇:宋·寇准《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