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áo
yào
shī

朝代:宋作者:王禹偁浏览量:2
dān
luò
jìn
zhèng
liáng
hóng
yào
kāi
shí
zuì
chǎng
àn
chuán
shī
jiě
shù
xiān
jiā
chóng
ruò
fǎn
hún
xiāng
fēng
xún
tán
kǒu
lùn
qián
shì
shī
湿
hóng
yīng
shì
xiǎo
zhuāng
céng
tiǎn
yuán
zhēn
jiù
duō
qíng
yīng
rèn
wēi
láng

译文

牡丹落了我觉得有些凄凉,等芍药开始再迷醉一场吧。道士暗中相传着尸解术,众仙家重新点燃返魂香。姑娘丰满的嘴唇讨论着之前的事情,清晨的露水打湿芍药,而姑娘已经在试妆。说来惭愧我曾经在在宫中当值,如果有重情之人应该还记得我这个中书舍人吧。

逐句剖析

"牡丹落尽正凄凉":牡丹落了我觉得有些凄凉,

"红药开时醉一场":等芍药开始再迷醉一场吧。

"羽客暗传尸解术":道士暗中相传着尸解术,

# 羽客:道士。

"仙家重爇返魂香":众仙家重新点燃返魂香。

# 爇:燃烧。,仙家:①.仙人所住之处。②指仙人。③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蜂寻檀口论前事":姑娘丰满的嘴唇讨论着之前的事情,

# 蜂:唐韵》敷容切,音丰。与蠭同。《集韵》蠭通作蜂。又薄红切,音蓬。《苍颉篇》螽蜂,虫名。字或作。

"露湿红英试晓妆":清晨的露水打湿芍药,而姑娘已经在试妆。

"曾忝掖垣真旧物":说来惭愧我曾经在在宫中当值,

# 掖垣:①皇宫的旁垣。 ②唐代称门下﹑中书两省。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

"多情应认紫微郎":如果有重情之人应该还记得我这个中书舍人吧。

# 紫微郎:唐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芍药诗》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牡丹凋零、芍药盛开的自然景象起笔,暗藏政治隐喻——牡丹象征旧日权贵衰落,芍药则喻示新锐力量崛起。诗中“夜露妆成艳态新”等句,通过描绘女子晨起梳妆的华美场景,影射官场浮华表象下的空虚。尾联“我曾掌宪为郎吏,愿托文章达紫宸”直抒胸臆:诗人以曾任谏官的身份自陈心迹,既表达辅佐君王、匡扶社稷的政治抱负,又以“紫宸殿”(帝王居所)暗指朝政动荡、贤路阻塞的现实,含蓄批判统治者治国失策。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王禹偁(954~1001),北宋文学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农家,九岁能文。太平兴国进士,历任多职,曾献《端拱箴》《御戎十策》等,因直言敢谏多次被贬。王禹偁反对宋初华靡文风,以变革文风为己任,提倡平易朴素,文学上推崇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所作诗文多涉政治现实,散文以记事见长,诗歌贴近社会。代表作品有《录海人书》《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清明》《感流亡》等。著有《小畜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牡丹落尽正凄凉,红药开时醉一场”以牡丹凋零的“凄凉”反衬芍药盛开的“醉一场”,暗喻旧权贵的衰落与新势力的崛起。“醉”字既写赏花之态,亦暗示对时局变迁的无奈与自我宽慰。颔联:“羽客暗传尸解术,仙家重爇返魂香”“羽客”(道士)、“尸解术”(道家升仙之法)、“返魂香”(传说中能起死回生的奇香),将芍药比作牡丹的“重生”,赋予其超然灵性。表面赞芍药之美,实则暗讽旧势力复辟的虚妄。颈联:“蜂寻檀口论前事,露湿红英试晓妆”蜜蜂采蜜喻指对往事的追忆(“论前事”),露水润湿芍药如女子晨妆,以“檀口”(美人唇)喻红花,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态交织,暗指朝堂纷争与浮华表象。尾联:“曾忝掖垣真旧物,多情应认紫微郎”“掖垣”指宫廷,诗人自谦曾任职中枢却成“旧物”,暗含贬谪失意之叹;“紫微郎”原指中书侍郎,此处借指白居易,表露对白氏文风的追慕及对政治理想的坚守。此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当官报效祖国,实现抱负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回《过湖口望庐山》

下一篇:宋·王安石《臧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