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花前欲问君":我端着酒在花前想问一问您。
"世间何计可留春":这世间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春天留住呢?
"纵使青春留得住":即使青春能够留得住。
"虚语":那也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无情花对有情人":无情的花对着有情的人。
"任是好花须落去":就算是再好的花也必然会落去。
"自古":自古以来。
"红颜能得几时新":红颜又能有多长时间保持新鲜呢?
"暗想浮生何时好":暗暗地想人生什么时候才是美好的呢?
"唯有":只有。
"清歌一曲倒金尊":唱一曲清歌,倒满一杯酒。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以“把酒花前”的场景开篇,借“花”这一意象展开,花的无情落去与诗人的有情形成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感慨,将情感融入到对花的描写之中。虚实结合:“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为虚写,是诗人的一种假设和想象,即便青春能留住,也不过是虚言罢了。而“把酒花前”“无情花对有情人”等则是实写眼前之景和当下之事,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和情感空间。对比:“无情花对有情人”将花的无情与人的有情进行对比,以花的无情衬托出人的多情,更显诗人对时光和青春的留恋。“任是好花须落去”中好花的落去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不舍形成对比,突出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主题。直抒胸臆:“暗想浮生何时好。唯有。清歌一曲倒金尊”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认为只有在清歌中倒满酒杯,享受当下,才是人生的一种美好,直接抒发了诗人在时光流逝面前的无奈与超脱。
2. 分段赏析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君》上片:“把酒花前欲问君。世间何计可留春”,开篇以把酒问花的形式,提出能否留住春天的疑问,奠定了伤春的基调。“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即使青春能留住也是虚言,花无情而人有情,更显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下片:“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红颜能得几时新”,进一步强调花必然会落,就像红颜难以长久,从自然现象延伸到人生。“暗想浮生何时好。唯有。清歌一曲倒金尊”,在对人生的思索后,得出唯有清歌美酒能带来美好的结论,看似洒脱,实则饱含无奈。
上一篇:宋·史浩《如梦令·粉脸霞生一缕》
下一篇:宋·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