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读书无甚解":早年的时候读书没有太多深刻的理解,
"晚年省事有奇功":到了晚年减少事务却有奇特的功效。
"自许平生初不错":自认一生行事初无差错,
"人言毕竟两皆空":别人却说毕竟(自己坚持的和别人说的)这两者都是空无的。
"空中有实何人见":在空无之中有实际的东西又有谁能看见呢?
"实际心知与佛同":对于实际的道理心里明白,和佛理是相同的。
"烦恼消除病亦去":烦恼消除了,疾病也随之离去,
"闭门便了此生中":关闭家门就这样度过自己的这一生。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早岁读书无甚解”与“晚年省事有奇功”将人生不同阶段的读书状态与处世收获进行对比,突出岁月沉淀带来的变化与感悟。直抒胸臆:如“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直接表达诗人想要摆脱烦恼、安于平淡度过余生的心境,情感表达直白而真切。
2. 分段赏析
《省事》一诗开篇“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以早年读书懵懂与晚年因省事而得奇功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岁月沉淀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体悟,凸显出阅历增长对认知的改变。接着“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诗人先陈述自我对人生的笃定,后笔锋一转,借他人之言道出人生似空的感慨,两种观点碰撞,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索。“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抛出对“空”与“实”关系的疑问,勾起读者好奇心,后句紧接阐述自身感悟,表明内心认知与佛理相通,将诗歌引入对哲学与佛理层面的探讨。“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直抒胸臆,毫无保留地表达出诗人想要彻底摆脱烦恼、疾病,安于闭门度过余生的淡然心境,尽显超脱豁达。
上一篇:宋·杨万里《赏菊四首(其四)》
下一篇:宋·陆游《自法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