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服初成日暖":春天的衣服刚刚做好,天气暖和,
"潩河渐满风凉":潩河的水渐渐涨满,微风带着凉意。
"欲复孔门故事":想要效仿孔子当年和弟子们在沂水边沐浴、游玩的故事,
"略有童冠相将":有几个少年相伴同行。
"城西百步而近":城西距离这里不过百步之遥,
"杏花半落草香":杏花已经半落,散发着阵阵草香。
"欣然愿与数子":我愉快地愿意和这几个少年一起,
"临水一振衣裳":到水边抖擞一下衣裳。
"故人有酒未酌":老朋友准备了酒却没有来得及斟酌,
"为我班荆举觞":为了我铺好荆草坐下举杯。
"我虽少饮不醉":我虽然喝得不多不会喝醉,
"未怪游人若狂":但不责怪游人们像发狂一样。
"春风自尔一月":春风从这时起已经吹了一个月,
"花絮极目飞扬":极目远望,花絮飞扬。
"诵诗相劝行乐":大家一边诵诗一边互相劝勉行乐,
"良士但取无荒":贤良的人只要做到不放纵过度就好。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春服初成日暖,潩河渐满风凉。欲复孔门故事,略有童冠相将。”点明上巳节的时令与天气,诗人穿上春服,感受到日暖河风凉。接着表明想要效仿孔门故事,与友人一同出游,为下文的游玩做铺垫。中间四句:“城西百步而近,杏花半落草香。欣然愿与数子,临水一振衣裳。”描绘出游地点城西的景色,杏花半落,草香四溢,诗人欣然与友人来到水边,展现出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后八句:“故人有酒未酌,为我班荆举觞。我虽少饮不醉,未怪游人若狂。春风自尔一月,花絮极目飞扬。诵诗相劝行乐,良士但取无荒。”叙述友人准备好酒,大家席地而坐举杯共饮,诗人虽少饮但感受着欢乐,不怪游人狂欢。在这春风里,花絮飞扬,大家诵诗劝乐,表达出享受生活且不荒废时光的态度,升华了诗歌主题。
上一篇:宋·赵文《前有一尊酒》
下一篇:宋·姜特立《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