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hǎi
cháo
·
·
yáng
zhōu
sháo
yào
huì
zuò

朝代:宋作者:晁补之浏览量:2
rén
jiān
huā
lǎo
tiān
chūn
yáng
zhōu
bié
shì
fēng
guāng
hóng
yào
wàn
zhū
jiā
míng
qiān
zhǒng
tiān
rán
hào
tài
kuáng
xiāng
zūn
guì
huáng
wèi
biàn
便
jiào
西
luò
zhàn
huā
wáng
kùn
dōng
fēng
hàn
gōng
shuí
gǎn
dòu
xīn
zhuāng
nián
nián
gāo
huì
wéi
yáng
kàn
jiā
kuā
jué
yàn
rén
chà
fāng
jié
ruǐ
dāng
píng
lián
jiù
hóng
zhē
绿
rào
huá
táng
huā
bǎi
yìng
jiāo
xiāng
gèng
bǐng
jiān
guān
wěi
yōu
nán
wàng
jiǔ
fēng
tíng
mèng
hún
jīng
kǒng
zài
xiān
xiāng

译文

世间百花已然凋零老去,天涯各处的春光也渐渐消逝,然而扬州却有着别样的风光。大片大片的红芍药,足有万株之多,品种也极为丰富,有上千种之名,它们天然生得姿态豪放,香气浓郁。其中,黄色的芍药品种“御衣黄”最为尊贵。不能只让洛阳的牡丹,独占花王的称号。在东风中,芍药花娇柔困倦的模样,在这汉宫之中,又有谁敢与它比美争艳,比试那新颖的妆容呢?每年扬州都会举办盛大的芍药会。家家户户都夸赞芍药花的艳丽无双,人人都惊叹于它奇特浓郁的香气。芍药花结出的花蕊犹如屏风,把相连的花朵组成帷幕,芍药花的红与叶的绿将华美的厅堂环绕起来。美丽的容颜与娇艳的花朵相互映照。扬州的青年男女手持兰草,就如同《诗经》中所描绘的去溱洧水边那样,互赠芍药,其中的情意令人难以忘怀。在风亭中饮罢美酒,梦中醒来还恍若惊魂,感觉自己仿佛仍身处仙境之中。

逐句剖析

"人间花老":世间百花已然凋零老去,

"天涯春去":天涯各处的春光也渐渐消逝,

"扬州别是风光":然而扬州却有着别样的风光。

"红药万株":大片大片的红芍药,足有万株之多,

"佳名千种":品种也极为丰富,有上千种之名,

"天然浩态狂香":它们天然生得姿态豪放,香气浓郁。

"尊贵御衣黄":其中,黄色的芍药品种“御衣黄”最为尊贵。

"未便教西洛":不能只让洛阳的牡丹,

"独占花王":独占花王的称号。

"困倚东风":在东风中,芍药花娇柔困倦的模样,

"汉宫谁敢斗新妆":在这汉宫之中,又有谁敢与它比美争艳,比试那新颖的妆容呢?

"年年高会维阳":每年扬州都会举办盛大的芍药会。

"看家夸绝艳":家家户户都夸赞芍药花的艳丽无双,

"人诧奇芳":人人都惊叹于它奇特浓郁的香气。

"结蕊当屏":芍药花结出的花蕊犹如屏风,

"联葩就幄":把相连的花朵组成帷幕,

"红遮绿绕华堂":芍药花的红与叶的绿将华美的厅堂环绕起来。

"花百映交相":美丽的容颜与娇艳的花朵相互映照。

"更秉蕳观洧":扬州的青年男女手持兰草,就如同《诗经》中所描绘的去溱洧水边那样,

# 蕳:一作菅。

"幽意难忘":互赠芍药,其中的情意令人难以忘怀。

"罢酒风亭":在风亭中饮罢美酒,

"梦魂惊恐在仙乡":梦中醒来还恍若惊魂,感觉自己仿佛仍身处仙境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海潮·扬州芍药会作》是宋晁补之的词作,上片先点明时节,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时扬州却别有风光,接着写芍药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姿态豪放、香气浓郁,后又说扬州芍药可与洛阳牡丹比美,共称花中之王。下片描述每年在维阳举办的芍药盛会,花开如屏如幄,红翠环绕华堂,花面交相辉映。词人还化用典故,增添文化韵味。整首词表达了对扬州芍药的赞美,尽显芍药的艳丽与盛会的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知河中府等职。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散文流畅,论政、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主张以武力收复幽蓟十六州。诗尤以乐府与古体见长,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的风格与苏东坡的词相近。写景、咏花、赠和、悼亡之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不作绮艳语。代表作品有《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摸鱼儿》等。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人间花老,天涯春去,扬州别是风光”,开篇以人间暮春、百花凋零的景象为衬托,高度赞叹扬州独特的景致。起笔精彩开头,定下了全词豪放的基调。扬州风光绝美,皆因它是芍药之乡。紧接着“红药万株,佳名千种,天然浩态狂香”三句,生动展现了芍药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姿态豪放、香气浓郁的特点。除了大片红芍药,还有珍贵的黄色芍药“御衣黄”,凸显花色之多彩。词人更借化用李白《清平调》的典故,以“困倚东风,汉宫谁敢斗新妆”,将扬州芍药比作春风中困倦的佳人,极其娇美,甚至胜过李白笔下的牡丹。上片突出扬州芍药冠绝天下,下片则描绘芍药佳会的盛况。“年年高会维阳”,点明扬州举办芍药会的高雅传统,且此句承上启下。一个“看”字,引出对芍药会风情的铺陈:人们夸赞芍药艳丽,惊叹其奇香,芍药装点着房屋,满眼红翠。美女与芍药交相辉映,青年男女还以芍药传情,化用《诗经》中“秉菅观洧”的典故,展现扬州人对芍药的喜爱。结尾两句,写词人酒罢梦醒,仍惊叹于芍药之美,仿佛置身仙乡,既收束全文,又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点绛唇·二之一》

下一篇:宋·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