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huā

朝代:宋作者:释文珦浏览量:2
hān
hóng
绿
sān
qiān
qǐng
zǒng
shì
shén
biàn
huà
chéng
chū
yuán
rǎn
kāi
jǐng
jiù
zhī
míng
shǔ
tiān
shèng
liáng
tiān
hǎo
guò
huā
qīng
shì
lián
piān
ài
wèi
zhī
màn
céng
shēng

译文

那浓艳的红色与细腻的绿色铺满三千顷湖面,总像是湖波之神施展神力变幻而成。荷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玉井中开放早就闻名遐迩。暑天的荷花比凉天的更惹人喜爱,荷叶的气息比花朵的香气更加清新。为什么周敦颐偏偏如此喜爱荷花呢,是因为它的枝蔓从不横生。

逐句剖析

"酣红腻绿三千顷":那浓艳的红色与细腻的绿色铺满三千顷湖面,

"总是波神变化成":总像是湖波之神施展神力变幻而成。

"出自淤泥元不染":荷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开于玉井旧知名":在玉井中开放早就闻名遐迩。

# 玉井:此指太华山上的玉井。

"暑天胜似凉天好":暑天的荷花比凉天的更惹人喜爱,

# 胜似:胜过、超过。

"叶气过于花气清":荷叶的气息比花朵的香气更加清新。

"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什么周敦颐偏偏如此喜爱荷花呢,

# 濂溪:周敦颐,号濂溪。

"为他枝蔓不曾生":是因为它的枝蔓从不横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湖荷花》是南宋诗人释文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东湖荷花的美丽景象。开篇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东湖荷花面积之广、色彩之美,仿佛是湖波之神的神力造就。接着引用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以及在玉井知名的特点,强调其高洁的品质。然后诗人表达自己对暑天荷花的喜爱,认为荷叶的气息比花气更清新。最后以周敦颐偏爱荷花是因为其枝蔓不横生作结,蕴含着对荷花正直品格的赞美。全诗借物抒情,通过对荷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僧

释文珦(1210~?),宋代诗僧。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祖籍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其工诗,多山林闲适之作。代表作品有《哀梅麓楼寺丞》《爱秋》《别山中友》《采菖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东湖荷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荷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2. 分段赏析

首联:“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开篇描绘东湖荷花的壮观景象,“酣红腻绿”生动地写出了荷花颜色的浓艳与细腻,“三千顷”则突出了其面积之广,给人一种宏大而震撼的视觉感受。“总是波神变化成”运用想象,将荷花的形成归功于湖波之神,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颔联:“出自淤泥元不染,开于玉井旧知名。”引用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强调其高洁的品质,同时提到“开于玉井”,丰富了荷花的文化背景,使其形象更加立体。颈联:“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于花气清。”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认为暑天的荷花比凉天更美,荷叶的气息比花朵的香气更加清新,这种与众不同的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荷花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悟。尾联:“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以周敦颐(濂溪先生)偏爱荷花为切入点,思考其喜爱的原因,得出是因为荷花枝蔓从不横生的结论,赞美了荷花正直、不攀附的品格,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蓼花》

下一篇:宋·裘万顷《出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