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u
chūn
·
·
shí
méi
è
chū
níng
fě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2
shí
méi
è
chū
níng
fěn
jué
xiǎo
táo
fēng
sǔn
huā
zuì
wǎn
yòu
diāo
líng
shì
guī
dìng
zhǔn
lán
gān
biàn
chóng
lái
píng
lèi
fěn
tōu
jiāng
hóng
xiù
yìn
zhī
zhū
què
rén
duō
píng
ān
xìn

译文

爱人离去的时候,梅花刚刚开始凝结花粉。不知不觉中小桃树已被风吹得受到损伤。梨花开得最晚也凋零了,到底因为什么事情,你的归来日期始终确定不下来呢?把栏杆都倚遍了,又再次靠着栏杆。偷偷地落泪,泪水把红袖都印上了脂粉的痕迹。蜘蛛结网、喜鹊鸣叫多次误导了我,像这样没有根据,怎么能够让人相信呢?

逐句剖析

"去时梅萼初凝粉":爱人离去的时候,梅花刚刚开始凝结花粉。

# 初凝粉:指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中呈现出雏形。,梅萼:梅花的蓓蕾。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绿色小片。

"不觉小桃风力损":不知不觉中小桃树已被风吹得受到损伤。

# 小桃:桃花的一种,元宵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

"梨花最晚又凋零":梨花开得最晚也凋零了,

# 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

"何事归期无定准":到底因为什么事情,你的归来日期始终确定不下来呢?

# 何事:为何,何故。

"阑干倚遍重来凭":把栏杆都倚遍了,又再次靠着栏杆。

# 凭:依靠。读去声,义与读平声者相同。严格地说,此处“凭”字失韵。“偷“字有避人垂泪意。,阑干:同“栏杆”。

"泪粉偷将红袖印":偷偷地落泪,泪水把红袖都印上了脂粉的痕迹。

"蜘蛛喜鹊误人多":蜘蛛结网、喜鹊鸣叫多次误导了我,

# 喜鹊:俗传能报喜讯,有“喜鹊登枝”之说。,蜘蛛:这里指一种小蜘蛛,俗称“喜蛛”。古人也视为喜事之瑞,如同喜鹊。

"似此无凭安足信":像这样没有根据,怎么能够让人相信呢?

# 安足信:怎么值得相信。安,哪里,怎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乃宋代文豪欧阳修所著的一首词作。该词聚焦闺中女子饱受离别折磨而生的深深恨意。词的上片,巧妙借助自然物候的变化,细腻呈现出思妇对远行之人归来的殷切期盼。从当初离别时梅花初绽,到小桃在风中受损,再到梨花凋零,时光悄然流逝,可远行之人的归期却始终悬而未决,这使得思妇不禁心生埋怨。下片则紧承上片的情感脉络,着重刻画思妇一次次登上高楼,极目远眺,满心期待着游子身影的场景。然而,一次次的眺望换来的皆是失望,无奈之下,她甚至迁怒于向来被视为报喜象征的喜鹊与喜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由宋代欧阳修创作。此词以代言体形式,旨在表达闺中思妇的离情别恨。词中,思妇忆起爱人离去时,梅花刚初绽花蕾。时光流转,小桃被风吹损,梨花也已凋零,可爱人归期仍无定数。她一遍遍倚遍栏杆,暗自落泪,泪水在红袖上留下斑斑痕迹。她对蜘蛛、喜鹊报喜的说法感到失望,觉得这些毫无依据,不足为信。这一系列情景,生动展现出思妇在漫长等待中的煎熬。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怨词。该词描绘闺中女子相思之苦。上片借梅花初绽、小桃受损、梨花凋零,体现时光流逝,营造春逝氛围,表达女子对爱人归期不定的思念与埋怨。下片以“阑干倚遍”“泪粉印红袖”展现其孤独痛苦,凸显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结尾埋怨蜘蛛喜鹊,进一步表达失望与幽怨,生动刻画饱受相思折磨的闺妇形象。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借“梅萼初凝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这些花开花落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推移,烘托出女子因爱人久未归而产生的哀怨和惆怅,情景交融。细节描写:“泪粉偷将红袖印”通过描写女子偷偷落泪,泪水印在红袖上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女子的伤心与思念之深。拟人:“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赋予蜘蛛喜鹊以人的“误人”行为,本来蜘蛛结网、喜鹊鸣叫被人们视为喜事将至的征兆,但思妇久等爱人不归,觉得它们是在误导自己,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把思妇对爱人归来的急切盼望以及因失望而产生的埋怨之情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对比:词中虽无明显的对比意象,但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一种隐性对比。去时梅花才刚刚初凝粉,而如今梨花都已凋零,通过过去与现在的时间对比,强调了时间的跨度,突出了思妇等待时间之久,进一步强化了她的离恨之深。

3. 分段赏析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中,上片借景抒情,巧妙地展现时光流转,进而烘托出闺中女子浓浓的相思之情;下片则着重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细腻地刻画她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情感表达委婉且真挚。上片以分别之时为起始点展开叙述:“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刘禹锡在《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答之》里曾有“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之句,此处“损”字描绘出桃花遭受风的侵袭而凋零的模样。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当初分别之际,梅花才刚刚开始萌动,花蕊上覆着一层薄薄的粉,可转瞬之间,小桃花已在风中残败。“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梨花通常在清明前后绽放,正如晏殊在《破阵子・春景》中所写“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这里,词人表示,就连花期最晚的梨花都已零落成泥,可远方的爱人啊,究竟因何事牵绊,至今都无法确定归期。上片层层递进,三次转折,生动地描绘出随着时光流逝,爱人却迟迟未归,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愈发浓烈。下片开篇两句,对女子的相思之情进行了具体入微的描绘:“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阑干倚遍”,足见女子多次登高远眺,满心期盼爱人归来,而紧接着的“重来凭”,更是将她那深沉、急切的相思之意展露无遗。“泪粉偷将红袖印”描绘的是,女子暗自垂泪,泪水沾湿衣袖,连衣袖上都印上了脂粉的痕迹。一个“偷”字,把女子因相思而产生的娇羞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情感更加耐人寻味。结尾处,女子因盼不到爱人归来,心中的情绪发生了转变,转而埋怨起蜘蛛和喜鹊:“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意思是,蜘蛛结网、喜鹊啼叫,一次次带来爱人归来的喜讯,可最终都落了空,实在是“误人”太深。像这样毫无根据的报喜,又怎能让人信服。女子不直接埋怨爱人不归,而是责怪蜘蛛、喜鹊“无凭”,看似无理,实则妙趣横生,将她内心复杂的情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

4. 作品点评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整首词运用通俗易懂、质朴平实的语言,却将思妇的幽怨之情以曲折婉转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上片三折而下,作一句读。

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 转而嗔怪蜘蛛、喜鹊报喜之无信,可见其思之深,盼之切。类似写法在诗词中颇常见,如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现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杜维沫、陈新《欧阳修选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清之《兀坐》

下一篇:宋·张耒《清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