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欢游何处好":重阳节这天,去哪里游玩最好呢。
"黄花万蕊雕阑绕":满栏杆的菊花,万朵花蕊竞相绽放。
"通体清香无俗调":菊花的香气弥漫,清新脱俗,没有一丝俗气。
"天气好":天气真好。
"烟滋露结功多少":雾气滋润,露珠凝结,大自然的功劳真是不小。
"日脚清寒高下照":阳光清冷,从高处和低处洒下。
"宝钉密缀圆斜小":菊花像宝珠一样密密麻麻地点缀着,圆圆的花瓣微微倾斜。
"落叶西园风袅袅":西园里,落叶随风飘舞,轻盈袅袅。
"催秋老":这景象仿佛在催促着秋天快些老去。
"丛边莫厌金尊倒":在花丛边,不要嫌弃酒杯倒得太满,尽情畅饮吧!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词中“通体清香无俗调”一句,将菊花的香气和气质拟人化,赋予其高雅的品格,表现出菊花的清新与脱俗。动静结合:词中既有静态的描写,“黄花万蕊雕阑绕”“通体清香无俗调”,又有动态的描写,“日脚清寒高下照”“落叶西园风袅袅”,使画面更加生动。多感官描写:词中不仅描写了菊花的视觉美(“黄花万蕊雕阑绕”“宝钉密缀圆斜小”),还描写了其嗅觉美(“通体清香无俗调”),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色,词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丛边莫厌金尊倒”一句,劝人珍惜时光,尽情享受生活。
2. 分段赏析
上阙:“九日欢游何处好。黄花万蕊雕阑绕。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烟滋露结功多少。”词的开篇点明重阳节(九日)的游玩主题,描绘了黄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词人以“通体清香无俗调”形容菊花的高雅气质,暗示自然之美胜过世俗的奢华。下阙:“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斜小。落叶西园风袅袅。催秋老。丛边莫厌金尊倒。”这几句进一步描写秋日的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象。阳光清寒,菊花如宝钉般点缀,落叶在西园随风飘舞,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美丽。词人以“催秋老”感叹时光流逝,同时劝人莫要辜负这美好时光,应在花丛边畅饮。
下一篇:宋·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